激發孩子右腦無限潛能的幾個小遊戲

2021年10月09日18:49:10 育兒 1663

激發孩子右腦無限潛能的幾個小遊戲 - 天天要聞

想要孩子更聰明伶俐,激發他的右腦潛能,那麼大家就要把握好小朋友右腦開發黃金期(0—6歲)。做遊戲讓孩子玩起來就是最好的辦法,具體怎麼做?引領右腦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自編自唱

玩法:媽媽開動大腦,可以將生活中的一些習慣或者趣事變成兒歌,然後和寶寶一邊唱一邊玩。

TIP:適合>3歲的寶寶玩,有利於其節奏感和創造能力的發展。

二、玩皮球

玩法:

1.媽媽兩腳分開充當球門,讓小朋友用左腳踢球射門。

2.引導孩子左右手輪流拍球,家長最好先做示範。

3.準備5個左右的小玩偶,讓孩子用左手拿球向目標滾過去,看是否能命中。

4.用繩子將球固定在>孩子頭頂10—20cm處,鼓勵他跳起來用頭頂球。

5.引導小朋友按媽媽的指令來玩球,左右腳撥動,或向前後或左右,將球踢到指定位置。

TIP:適合>3歲的寶寶玩,讓寶寶在愉快玩球中鍛煉四肢以及腦神經系統,促進大腦發育和智力發展,還能增強親子親密度。


激發孩子右腦無限潛能的幾個小遊戲 - 天天要聞

三、比多少

玩法:找幾張內容豐富的圖片,有動物、食物、日常用品等。先取一張讓小朋友分別指出哪些動物或食物等。再換一張,上面的東西要比第1張多,然後讓孩子說說多了什麼,少了什麼。

TIP:適合>3歲的寶寶玩,這個年齡的寶寶已經有了形象記憶和一定的知識儲備,帶孩子玩這個遊戲可以鍛煉寶寶的記憶能力。

四、一起去購物

玩法:帶著孩子一起去購物。在購物時,根據實際情況和他將相關的事情。比如,你要買酸奶,可以這麼和孩子說「酸奶需要放在冰箱里冷藏,它會放在哪裡呢?」若是孩子找到了,別吝嗇你的鼓勵。

TIP:適合>3歲的寶寶玩,可以幫助孩子學習說話,熟悉日常用品和不同的人,加強他的的自我意識。

五、跳彩格

玩法:準備幾塊顏色不同的彩色紙或地毯,按照相同間距鋪在地上。引導孩子聽你的指令在不同顏色的紙上或地攤上蹦蹦跳跳。

TIP:適合>3歲的寶寶玩,不僅可以提高小朋友對顏色的感知能力,還能增強他的注意力,鍛煉平衡能力。

六、剪紙

玩法:找出廢棄的舊日曆和一把安全剪刀。可以讓寶寶隨意剪,剪出不同的形狀。或者讓他將漂亮的圖案剪下來,再自己拼貼成一個一個完整的圖畫。

TIP:適合>4歲的寶寶玩,可以增強小朋友的手部力量,還能促進其手眼協調能力發展,對想像力發展也有不錯的推動作用。


激發孩子右腦無限潛能的幾個小遊戲 - 天天要聞

七、DIY手環

玩法:準備一些舊信封。引導孩子把信封橫著剪成一個個環,接著在這些環上畫畫,然後套在手上,漂亮的手環就完成了。

TIP:適合>4歲的寶寶玩,能鍛煉孩子多種感官配合,對促進右腦發展大有好處。

八、猜一猜,找一找

玩法:準備幾幅虛線畫。先讓孩子猜一猜是什麼圖案,然鼓勵他動手連線,看看猜得對不對。或者給寶寶準備一張內容十分豐富的圖片,讓他將其中的小東西找出來。比如蜜蜂在辛勤采蜜,蝴蝶在翩翩起舞,讓他找找有幾隻蜜蜂、蝴蝶等等。也可以給小朋友看一幅複雜的圖畫,上面有風景、人物、動物等,然後讓他看局部說出是整體的哪一部分。

TIP:適合>4歲的寶寶玩,寶寶通過看圖思考有利於左右腦更加協調發展。

教育在路上,我們從未停止!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裡,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 天天要聞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狗實在喂不飽啊,人實在是討不好啊!給得再多,它都能幫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討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臉。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還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討好讓步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了!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 天天要聞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親愛的寶子們,來吧!美食不會辜負你!晨起推窗,見庭前桃李初綻,方知今日已是農曆三月初六。古書《歲時廣記》有載:「三月初六,天地交泰,萬物生髮,乃納福聚財之日。」這一日,民間稱為「發財日」,承載著人們對富足生活的樸素嚮往。作為美食與傳統的虔誠信徒,我願以舌尖為筆
清明規矩:為何「兩墳兩紙不能破」?避開三類墳,這樣更文明 - 天天要聞

清明規矩:為何「兩墳兩紙不能破」?避開三類墳,這樣更文明

親愛的寶子們!清明時節雨紛紛,掃墓祭祖寄哀思。作為傳承千年的重要節氣,清明節不僅是緬懷先人的日子,更是凝聚家族情感、傳遞文化精神的紐帶。民間俗語「清明不兩墳,一墳不兩紙」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對家族倫理、祭祀禮儀與生態保護的深刻思考。本文將深入解讀這一傳統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