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輝說:人性亘古不變,越是生活在底層的人,越喜歡互相為難

想起了小林的一段上班經歷

小林以前在培訓機構上班。

最多的時候,公司里有七八個人。全是女人。

都說三個女人一台戲,七八個女人在一起,那戲有多熱鬧,也就可想而知。堪比宮斗戲。

她也是從那時候忽然就明白了,打工沒有心計,一點不要去小公司。

事不少,但人心特別複雜。

也就是所謂的「廟小妖風大,池小王巴多。」越是小地方,越是人少,人事關係越複雜。

職場從來就是一個勢力場。

職場也從來沒有公平可言。

七八個人的時候,有那麼兩三個人是核心人物,也就是有話語權,是老闆身邊的紅人。可以翻江倒海的人。

然後,有一兩個人是跟隨著。為核心人物端茶倒水,低三下四提供服務的。

總有那麼兩三個人,是被排斥和針對的。

也沒有別的原因,就是看你不爽。

你無論怎麼做,都看你不順眼。

核心層緊密團結,跟隨者緊隨其後,關係鐵桶一樣密不可分。

而那三個被孤立的人,並不團結。

三個人都想擠進核心層的圈子。哪怕是做個跟班也可以。

但就是擠不進去。

被排斥的三個人,各自為政。並不團結。

小林就是那三個中的其中之一。嘴笨,不會花言巧語,不會看人臉色說話,小林也常常是另外兩個人欺負的對象。

那兩個人總想著詆毀小林來向核心人物投誠。

後來,公司走的只有四個人了。

兩個強者強強聯手,另一個人不敢惹,也惹不動那兩個人。

於是開始處處與小林為難。

開會的時候,公然指責小林這也不好,那也不好,全是無中生有的事情。主要原因是覺得小林替她做的事情少了。

覺得小林應該為她服務,她覺得小林應該為她分擔工作。小林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要幫她把事情做了,再去做自己的事情。

她就看準了,老闆離了她不行。而小林,可以隨時找人代替。

小林一氣之下,辭職不幹了。

覺得太氣人。那兩個人欺負她,常常在老闆面前說她的閑話。她奈何不了那兩個人,卻覺得比小林地位高,於是,羅列罪名,搜索證據,在老闆面前,讓小林難堪。

她覺得她的貢獻比小林大,她覺得老闆會聽信她,而不會袒護小林。

因為她覺得她不可或缺,而小林可以隨時更換。

越是沒本事的人,越是喜歡欺負比她更弱的人。

小林也是從同事的身上,真切感受到了人性的自私和無恥。

所以,也就特別理解黃渤說的那句話:人越是在弱小的時候,身邊越沒有好人;當你成功了,身邊圍繞的都是好人。

不能因為卑微就放棄尊嚴,不能因為自己艱難,就丟掉自己的善良

我發現,越是身居高位,有本事的人,越平和,越願意展現善良的一部分。

越是那些生活在困苦掙扎,生活非常不如意的人,越是看不得別人好。

越是希望別人更加倒霉,或者更加不順利。

她自己沒有向上的價值觀,有一點時間,不想著提升自己的狀況,精進自己的能力,把那一點點精力,全用在了為難她能為難的人身上。

越是底層的人,越是喜歡欺負比她弱小的人。恨不能使盡渾身解數,來為難你,竭盡所能的讓別人痛苦,來證明她的存在感,最終對她服服貼貼,來享受那種短暫的愉悅。

就像處處被人欺負的阿貴,卻要靠欺負小尼姑來尋得短暫的快樂一樣可悲。

想起一句話:

希望別人好,別人未必好,但自己一定好,因為內心美好;希望別人不好,別人勢必不好,但自己一定不好。因為自己內心沒有美好。

這個世界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所有的,都是自己的感受所做出的選擇。

你感受到的是好事,生活就會越來越順利幸福;你感受到的都是不好的事情,你的生活就會出現越來越多的不順利和倒霉的事。

其實,你所經歷的事情,都是自己吸引來的。

做人,還是要在方便的時候,與人為善。

人善人欺因果不欺。

對別人作的惡,最終都會全部落到自己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