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一句經典名言,道出我們的認知哲理


《被討厭的勇氣》里哲人對青年說的一句話:


「人並不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營造的主觀世界裡。」


這句名言道出我們每個人對周圍環境的感知和理解。


生活中,我們經常用自己的主觀意識看待自身周圍發生的一切,而這些主觀意識都是基於我們自身的主觀經驗和認知觀點。


它就像我們每個人心中的一個「濾鏡」,影響著我們如何看待和解讀周圍的世界。


悲觀的情緒看到的一切都是悲哀的事情,樂觀的心態看到的一切都是積極向上的存在方式。


《被討厭的勇氣》里哲人所說:


「並非是「世界」本身複雜,完全是「你」把世界看得複雜。」


人的主觀意識確實影響我們看待物質的本質和世界的複雜性。


井水的溫度一年四季處於恆溫狀態。


夏天時,人受天氣炎熱的影響,喝了井水感受到的是涼爽舒服的感覺。


冬天時,人受天氣寒冷的影響,喝了井水感受到的是溫暖舒適的味道。


生活中,我們的主觀意識受環境、受認知的影響在每個階段的想法均有所不同。


我們自己的感受怎樣,看到的結果則會是怎樣。


環境怎樣、社會現實怎樣,這是一個大趨勢,一個普遍現象,它無法單靠個人力量給予改變、給予左右。


而我們能夠改變和左右的是我們自己。


我們唯有增長見識、提高認知,拓寬我們的視野,才能不被社會現實、不被周圍的環境所左右。


當我們的能力達到一定程度,我們的行為還可以影響社會,還可以改善周圍環境,可以一定程度推動社會進步。


有人說,一個原生家庭的好壞可以孕育出完全不同的孩子,可以造就孩子不同的人生。


確實如此,生活中,這樣的現實比比皆是。


話說身邊一個朋友,他的原生家庭就影響著他自己和他的兄弟。


朋友的原生家庭經濟條件不好,家風也不好,家裡每天充斥著一股濃烈的硝煙味。


媽媽沒工作,爸爸長年酗酒不務正業,回來不是罵娘就是罵孩子。


朋友和他的兄弟長年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可想而知,這樣的家庭環境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有多大。


然,朋友和他的兄弟卻走上完全不同的兩條人生路。


朋友通過自身的努力,考取重點大學,取得雙學士學位,如今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在社會上也有一定貢獻,取得一定成就。


而朋友的兄弟,則走上完全不同的一條路,每天哀怨於出身不好、不務正業、常酗酒,還行走於親戚朋友間的小騙,導致現在聲名不好、人人避而遠之。


阿德勒說過:


「我們不應該被過去束縛,只有你能描繪自己的未來。」


原生家庭是我們無法改變的環境和事實,是我們的過去,當我們不被過去束縛時,我們就可以造就不同的人生。


朋友不甘於原生家庭的環境,通過自身的努力和決心,克服了家庭帶來的負面影響,成為一個積極向上有影響力的人物。


而他的兄弟卻沒能擺脫家庭的影響,最終走上了失敗的道路。


我們每個人自身的選擇和努力真的很重要,我們無法改變我們的出身和家庭背景,我們在能力微弱時也無法改變周圍環境和社會現實。


但我們可以不被影響,在能力允許時,還可以左右周圍環境。


我們可以通過增長自身見識,提高自身的認知,還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決心來克服遇到的困難和挑戰,最終實現自己的夢想和目標。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