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讀了兩百多本書的群友的評論下,我看到了人間百態

又到了一年的末尾,許多朋友開始做今年的總結。元旦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不是舊年的結束,在元旦到春節的這一段時間裡,是許多人做年終總結的時候。


前幾天一個書友發了自己的年終總結,說自己一年算下來讀了兩百多本書,並列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十佳。沒想到就是這樣一份總結,就像是在一個平靜的湖水裡丟進了一塊石頭。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不信,第二反應是「你是看的簡介吧」,第三反應是「你不上班嗎」。當一個看似普通的人做出了超出自己認知太多的事情,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去否定,就像馬可·奧勒留在《沉思錄》中說的:「人們相互蔑視,又相互奉承;人們各自希望自己高於別人,又各自匍匐在別人面前。」


或許是一年兩百多本的數量戳痛了不少人的自尊心。有些人或許好幾年也讀不了這麼多書,在他們的認知里,這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很多人或許不知道,一年讀兩百多本書的人絕對不在少數,這也絕不是人的極限,《快速閱讀術》的作者一個月能讀60本書並撰寫書評。


在互聯網上人們的自尊心似乎被放大了,一邊只想要聽到鼓勵的聲音,另一邊又對其他人惡言相向,就像大仲馬在《基督山伯爵》中說的:「您對別人的自尊心可以掄起斧子去砍,別人用針戳您一下,您就叫起來了。」這樣的人在網路上真的到處都是。


網路將我們與世界的距離縮短了,但是同樣的,和我們產生交集的人也變多了。曾經記得在綜藝節目《嚮往的生活》中,宋丹丹黃磊述說了自己在網路上受到的許多非議,黃磊的回答讓我覺得恍然大悟:在你的身邊其實也總有一些非議的聲音,但是因為他們不會總在你身邊說,所以你不是很在意,這些聲音確實存在,但是也不會像你想像得那麼多;其實在網上批評你的人也就是那麼些人,只不過因為被你看到了,所以你會覺得所有人都在批評你。


或許每個人都有陰暗面,而網路就是一個完美的發泄地,因為沒有人知道你是誰,也沒人知道你在哪。在這裡人們可以卸下偽裝,化身「正義使者」對他人進行指責。那一瞬間我彷彿看到三島由紀夫在《金閣寺》中所寫:「嘲笑,這是一種多麼耀眼的行為。這群同齡人所展露的少年特有的殘酷笑容,在我看來就像是折射在一叢茂密植被上的陽光,是那樣耀眼。」我們可以一窺這世界的醜惡。


在這本《人生解藥》中我看到了太多人心之中的惡,看完反而帶來了一種釋然,我愈發了解特蕾莎修女所說的:

人們常常是不講道理


非理性,自我為中心的


無論如何,仍要原諒他們



如果你仁慈


人們可能控告你自私


有不可告人的動機


無論如何,仍要仁慈



如果你很成功


你將可能贏得一些不忠的


朋友和真誠的敵人


無論如何,仍要努力成功



如果你誠實且真誠


人們可能會欺騙你


無論如何,仍要誠實且真誠



你長年累月所創造的


別人可能一夜就毀壞它


無論如何,仍要創造



如果你過得平靜而幸福


別人可能會妒忌


無論如何,仍要快樂



你今天所做的善事


常常會被忘記


無論如何,仍要行善



你給出最好的所有


還是永遠都不足夠


無論如何,仍要給予最好的



因為在最終的審判中


是你和上帝之間的事


無論如何,絕不會是你和他們之間的事


願你可以和世界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