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發朋友圈後,大多活成了這樣(很准)

早幾年還看到很多人發朋友圈,去哪兒玩,吃了什麼美食,或者做了什麼都賺了多少錢,都想炫耀一番。

贏得了讚美和羨慕就沾沾自喜,覺得自己的日子過得好好啊,有滋有味讓人看了眼饞。

可最近幾年,分享生活的人越來越少了,更沒有了分享的慾望,為什麼呢?

就像是經歷過了一切都看明白了,分享後給自己帶來的是什麼?是清醒,是理智。


一,學會了低調

一次和要好的網友聊天時,我問她,最近在幹什麼呢,沒看到發朋友圈,在偷偷做什麼悶身發大財呢?

她說,不敢發了,就算是發財也不敢說了,我問她為什麼?

她說,去年她做了一個網上副業,天天發圈賣貨,收益截圖也天天發,為的是招收代理,卻沒想到她的收益被鄰居惦記上了。

問她借錢,她沒借給他,結果鄰居轉身散播她的謠言,接著又有幾個人借錢,她沒答應就把人給得罪了。

更讓她心裡不舒服的是,同學看見了也張口借錢,這時她慌了,趕緊停止發圈,不是她不願意借,而是現在借錢很敏感,搞不好,錢收不回來還結成了仇。

她現在只想安安靜靜地賺錢,誰問她賺多少錢,她也學會低調地說:「比出去打工強一點,勉強夠花。」

「財不露白」還是很有道理的,人性使然,沒有人希望你比他過得好,與其讓別人嫉妒給你帶來麻煩,不如低調,默默地做自己的事。


二,學會了清醒

起初興起發朋友圈時,都在分享自己的生活,可發著發著卻發現,大多都把自己好的一面分享出來,而把她在生活的不堪隱藏起來。

「誰家的鍋底沒有灰呢?」但是這灰沒人分享,她想分享的也正是她欠缺的,也可以說,看到別人曬什麼?她也拚命曬,總想超過別人。

有時,也想曬別人沒有的,而她有,就證明她比別人強,於是這個朋友圈就成了互相攀比的平台。

你想關注她的生活,她也同樣想關注你的生活,暗暗較勁。

時間長了,感覺心好累,朋友圈也成了大染缸,和社交一樣,你永遠猜不透圈子背後隱藏的是多麼複雜的人心。

只有停止朋友圈,不發不看,才能讓心靈清靜,比什麼呢?沒有一點意義,生活是給自己過的,無需他人評價。

冷暖自知,唯有自渡。清醒了,心,也就安靜了。


三,提升自己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在網上做事,一旦我不發朋友圈了,有人見面問我,「圈都不發了,應該是做不下去了吧,為啥不出去找個工作上班呢,給家人減輕點負擔。」

我淡然一笑,不予理會,認知問題,沒有必要和他們爭辯。

不發朋友圈後,我的世界清靜了,杜絕無效社交,給自己大腦充電,我知道,靠誰都不如靠自己,只有自己能力提升了,強大了,才更有底氣。

在沒人打擾的空間里,我一步步規劃我的未來,為精進自己報各種課程學習,格局大了眼界寬了,目標也慢慢地走上了軌道。


當別人質疑我的時候,我在忙著一點點變好,我的忙很充實,因為有人生目標的人沒有時間發朋友圈,也無需讓別人知道。

不發朋友圈後,我只關注自己的生活,不取悅任何人,珍惜擁有的時光,努力提升自我,讓整個家庭過上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