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語人生》
細節的力量難以撼動
作者:黃企生
「小事見風格,細節看人品。」
這句話出自司馬遷,指的是小事以及細節,在於你的言行,決定你的人生格局。
細節是言行的細微之處,如同砂礫、碎石那樣,細不可查,但對你的人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真的,細節的力量無可挑剔,更是無可撼動。
人若是忽略細
節,就等於自我放棄。
世界上的每個事物都是獨立存在的,也是互相聯繫的,每個細節都是不可或缺,甚至是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
如果你認為細節無傷大雅或者忽略不計,那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細節決定成敗,習慣成就命運。
一顆鬆動的螺絲,能讓飛機從高空墜毀;
隨意扔掉的一顆煙頭,可以讓萬頃森林頓時化為烏有。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
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不注意細節,再微小的事都有可能醞成大禍。
做事,忽略了細節,事必難成。
很多成功其實就是一件件小事積累而成,一個不經意的細節,也很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網上有個故事:
蘇聯宇航員加加林是人類史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其實在確定人選的前一個禮拜,航天飛船的設計師羅廖夫很是頭疼,因為送來的航天員都很優秀,讓他難以抉擇。
但一個細小舉動便使羅廖夫確定了人選是加加林。
因為在進入飛船時,只有加加林輕輕脫下鞋子,只穿著襪子進入了座艙。
就這個不起眼的細節打動了羅廖夫,讓他從這個年輕人身上看到了追求完美的態度,以及對航天事業的尊重。
就這樣,人類首次太空飛行的神聖使命就落在了加加林的身上。
一位哲人說過:
「細節的成功看似偶然,實則必然。」
那些願意在細節上花費功夫,將細微瑣事做到極致的人,才是最容易成功的人。
正如俗話所說: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細節的力量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打敗一個人。
老子曾說: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
一點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一滴沙可以看出整個世界,一件小事就能看出一個人的內心。
哲學家伏爾泰曾說:
「真正使我疲憊的,不是遙遠的路途,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
和遙遠的路途相比,一粒沙子看似微不足道,卻決定著路中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影響行走的力度。
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細節的力量。
「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就高;
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泰山之所以有如此高度,正因為它不拒任何渺小的土壤,江海之所以有如此深度,正因為不拒任何細微的溪流。
人生每一步想要走的踏實和堅定,就要學會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
很多時候,一件事情的成敗,並不是敗在能力上,而是敗在細節上。
行走於天地之間,盡觀萬物百態。
細節之中見人
品。
最能打動人的,不是一個人才高八斗,也不是富可敵國,而是一個人行事處事之中舉手投足之間的細節。
所謂:
「窺一斑而知豹,落一葉知春秋。」
細節往往能折射這個人的人品修養和為人處事的智慧。
網上有個故事:
托爾斯.傑弗森是美國第三任總統。
他為人處事的細節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一天,他和孫子從田間走過,看見幾個正在幹活的農民,本來想不動聲色地路過,不去打擾工人的工作,但還是被看到了,工人們取下帽子,一一向他鞠躬致敬。
傑弗森立刻停下腳步,取下帽子,行了一個標準的回禮,態度無比誠懇謙遜。
小孫子頗為疑
惑,問道:
「你貴為總統,又是農場的主人,卻給手下的工人鞠躬,這不是自降身份嗎?」
傑斐遜聽後嚴厲地對他說:
「難道你不覺得農工應該比你更有教養,更懂禮貌嗎?要學會尊重他人。」
聽了爺爺的話,孫子差愧不已,趕緊鞠躬還禮。
細節猶如一面鏡子,不僅最見人品,也最見人心。
東野圭吾說:
「 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深以為然。
人心最難防備,也最難看透,因為,你不知道笑容的背後是真心還是假意。
人心雖難測,但那些不期而遇的溫暖,一件舉手投足的小事卻足夠治癒人心。
記得看過一個公益的短篇叫《留一盞溫暖給他人》,短暫的幾分鐘,讓人熱淚盈眶。
一個漆黑的夜晚,男子加班很晚回到家,卻發現妻兒早已入睡,卻獨留陽台上的一盞燈開著。
男子以為妻子忘記了關燈,正準備按下開關的時候,妻子阻止他,並示意他看向窗外。
原來,一對騎著三輪車的環衛工人夫婦,正在刺骨的寒風中啃著饅頭,一邊吃飯一邊說笑。
男子頓時明白,妻子是為樓下的夫婦留一盞燈,一盞照亮希望的燈。
生活雖苦,但總是有人給你溫暖;
日子雖難,也總是給人加點糖。
一件小事,能懂得為他人著想,品行也不會差,細微之處見人心的真善美。
一個小小的舉動,折射出人性的純真和本心,才是一個人最真誠善良。
朱自清先生說:
「細節就是一言一行一之微,一沙一石之細。」
往往決定一個人高度,不是際遇,不是運氣,而是那些毫不起眼的小細節。
行走在人生的旅途,我們更要學會注重路途中遇到的每一粒沙子。
注重微小的細節,腳踏實地,才能輕裝奔赴生命中的下一個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