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自我提升,十年經驗親身總結



經常聽到一句話。「我們讀了很多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是不是也很有感觸,是不是也似曾相識?

現在很多時候有很多朋友去讀書,去培養氣質,去增加內涵,去健身,去拓展視野,去旅遊,他們真的每天都在很努力的想過好自己的生活。

不能說沒有上進心,也不能說沒有用心的去學習,虛度光陰。可是呢一切做的都挺好的,但就是不能賺到錢。這麼努力的自己就是賺不到錢,為什麼呢?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經過這麼多年的經歷後,我總結了以下幾點,相信假如你能夠真正理解,反覆多看幾遍,修正自己的行為,你會少走好多年的彎路。

第一、先確定你做的事情和你的目的之間到底有沒有一個必然的指向性聯繫?

比如你練習煮速食麵一萬遍天天練習也不代表你能學會開飛機呀。

現在有很多課程,每天那些老師們都在告訴你,要不斷的提升自己,要拓寬認知邊界,要學習,要怎麼怎麼樣。但結果呢?你每天把自己感動的一塌糊塗,頭懸樑錐刺股看書看的自己哈欠連天,懂得了很多道理,但這些就是跟賺錢兩碼事兒。

看完往那兒一放,再過幾天,看過了什麼忘得乾乾淨淨,就像沒看過一樣,時間全都打了水漂。

所以不管做什麼,一定記得要和你的目的有必然的指向性聯繫。

紅燒肉大師他不需要了解母豬的產後護理,他不需要知道花椒,辣椒的引入歷史,他更不需要研究醬油發酵背後的微生物原理。他需要的只有一樣,那就是研究透怎麼做一鍋好肉就可以了。

做任何事情都存在一個指向性,只有你把你做這件事情的指向性和你的目的拉起統一,那你做的這件事情,才能真正達到你的目的,才有意義。

你為了高考考高分,徹夜刷題研究題庫這叫有意義。

你為了高考考高分,徹夜亂翻書打瞌睡這叫沒意義。

學習跟自我提升不是一回事,跟賺錢的這一目的也不一完全配套。這樣說也不代表讀書都沒用,而是你得想清楚你要讀什麼書,為什麼讀,你讀它想要來做什麼?

其實賺錢也沒有那麼複雜,賺錢就是賺錢,你會賺錢也不一定需要你懂得特別多,更不需要你知道那麼多的原理。大部分能賺到錢的人,其實人家本身就沒什麼文化,但他們依然賺到錢了。

為什麼呢?

因為賺錢就是一門兒在實踐中總結解決問題的藝術。

這事光鑽研理論一點用沒有,每天紙上談兵,當雲玩家,始終上不了手,最後的結局只能是零。

那些賺到錢的人,多數他們也不知道什麼道理,他就知道怎麼做,他就是會實踐。

所以永遠記著那句話,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再說一遍,賺錢是一門技術,技術就是無他,唯手熟爾。

第二、那麼賺錢這件事情作為一門技術,有什麼訓練方法呢?

我來給大家一些指向性明確的操作,咱們一步一步來。

1,你要知道賺錢的原理是什麼。

憑什麼很多沒有你優秀也沒有你勤奮的人,他能賺到錢,你不能!

答案只有一個,他能找到需求,並且滿足需求。

你能賺到錢根本不取決於你優不優秀,而是取決於掏錢的人願不願意把錢給你,他為什麼願意掏腰包給你?你可以滿足他們什麼需求?你別管是直接滿足還是坑蒙拐騙,只要你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就會給你錢,上面這幾句話真的很重要,大家反覆品味一下。

為了便於理解我舉個例子,很多人覺得王者榮耀很垃圾,還有人覺得原神不就是一個抽卡遊戲嗎?他們怎麼能這麼賺錢?

其實道理很好理解,任何產品都不可能討好所有人,只要討好肯掏錢的人就行了。

買單的人覺得這個錢值,他肯掏就夠了,只要你滿足了付款者的需求,你就是能從對方手裡賺到錢,就這麼簡單。

你去夜市賣蛋炒飯,去菜市場賣菜,你在網上開網店賣土特產,這是滿足大家的物質需求。

你去網上賣課,你去網上陪聊,你去拉人炒幣,別人以為他買了你的空氣,他會變好,這些是精神需求,哪怕你賣萌給你爸媽要錢,其實也是滿足了他們的精神需求,然後你就能換來錢。

當你清楚的知道賺錢的本質是滿足需求以及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兩方面都很重要之後。

你要明白一個問題,如果你提升的東西跟別人的需求不符,那你提升了半天,提升了個寂寞啊。

你書讀的再多,健身健的再好,每日的營養餐拍的再奢華,關別人什麼事情啊,人家為什麼要為你的愛好來買單呢?所以如果你的方向錯了,那最後只能是徒增功耗白忙活而已。

很多學生朋友極為努力,自己很聰明,學習學的很牛,人也特別好,但並不代表他能賺錢,為什麼?因為在為他們買單的人眼裡,這些特徵不值錢,人家不願意出錢。

所以記住下面這個關鍵點,你做的這些事情,在別人眼裡得值錢才行。

這時候我們進入第二步,如何才能發現需求,以及第三步如何滿足需求。

說白了就是賺誰的錢,以及憑什麼人家會給你錢。

為什麼把這兩步放在一起說呢?因為這兩步的本質都是一個東西,那就是信息。

第二步是發現並找到有效信息,補足自己的信息差。

第三步是包裝你的信息,對別人形成信息差。

那麼要怎麼做呢?答案其實特別簡單。

「執行力」就這三個字。

也就是做!別想太多,做!別的沒了,就這麼簡單。

大家面臨的問題從來不是想的不夠多,也不是人不夠聰明,而是想的太多了,做的卻太少。

你想的那麼多,其實直接就是錯的,根本就跟你的目的方向是不一致的。

真正的學習往往是從做的時候才正式開始的。

賺錢這件事兒更是如此,最重要的,首先你得去做,去試錯,而不是使勁學習,拚命反覆的去研究。你只有做了之後才會發現一堆原本根本沒有想到的問題,只有帶著問題去摸索去找答案去做,才能最終有效的解決問題。

現實中任何一個可以賺到錢的信息都是無價之寶,你不可能指望自己坐在家裡就能輕易獲得。想要獲得只有一個途徑,那就是最高頻率的去試錯,讓自己在不斷的做,犯錯的過程中找到總結出一些有用的信息。

所以絕大多數人最大的問題不是不聰明,不是想的不夠多,而是想的太多,想的太複雜,卻始終不行動。

遊戲玩過吧,最高效的通關方式是什麼?

操作角色快速去死,一次一次重開,每次都迭代自己的策略,直到摸索出通關的方式。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學習很重要,但如果沒有實踐,你學到的都是假把式或者說實踐才是最好的學習,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時間,你甚至連問出一個正確的問題都做不到。

要記住一點朋友們,問對問題是非常重要的素質,一個籠統的問題只能得到一個廢話的答案,一個優秀的問題,只要對方稍微給你點撥一點關鍵信息,就可以讓你破胎換骨,茅塞頓開。

那怎麼樣才能問出優秀的問題呢?

那就是先要少想多做,因為做事兒就是找到優秀問題效率最高的唯一途經。

我們舉例說明,就拿擺攤舉例吧,當你真的想賺錢的時候,哪怕你是去夜市擺攤兒也他喵別想了,抓緊擺起來再說,擺了之後你會迅速意識到自己的真實情況,策略多麼愚蠢,位置選取多麼傻叉,促銷話術多麼尷尬,同行競爭真的很激烈,這些東西是沒有人能教你的,或者說教了你也沒用,你理解不了的,你在網上能看到這些問題,但只有你自己親身經歷過,體驗過,你才能夠理解的深刻,你才能真正在決策和執行的時候,總結出一套自己的方法論。

最低成本的反覆試錯才是你該交的學費,你真正該每天去走的路。

再比方說有的朋友想做自媒體,想寫公眾號,那白天上班,晚上就開始寫。根本不要考慮這個東西,怎麼研究,怎麼定位,怎麼找選題,公眾號是不是夕陽行業,這些東西在起步階段根本不重要,你需要的就是寫!寫他喵的!寫!寫!給老子寫!只要你開始寫這些問題,你自然就會遇到,你寫著寫著自然就能發現一堆問題。

為什麼別人有爆款,我沒有,業內的頭部到後面是怎麼做的,甲方要從哪裡找?甲方憑什麼選我不選別人?變現應該怎麼做,選題應該怎麼找等等等等這種優質的問題。

當你通過自己的努力改正這些問題找到答案的時候,你自然就能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方法論了。

而這一切的起點就是「開始做!」

只要你一邊做一邊收集信息,然後再用你收集到的信息迭代你做的事情,慢慢的你就越來越厲害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在實踐的過程中遇到問題,總結問題去解決問題,執行,執行,執行,迭代,迭代,迭代,思考,思考,思考,這些東西根本不複雜,跟你原來上學的時候弄的那個錯題本兒是一樣的原理。

所以,給你每天做的事情也弄一個錯題本,時常拿出來翻翻思考總結一下,去迭代自己吧。

很多人就是懶,整天光想但就是沒有執行力,不行動一切都是零。我只知道一件事情,所有真正有效的信息都要在實踐中獲得。

總結一下,訓練自己做事情能力的途經和方法。

快速試錯,收集信息,迭代策略,執行執行執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這方法一點兒也不新鮮,老一輩很多沒有怎麼上過學的人,生意卻做的很好,其實他們靠的就是這種本能性的堆信息迭代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他們不是不學習哦,而是他們的老師是生活,是社會,

那時候的社會沒有那麼多的網貸,沒有那麼多的家人朋友的支援,沒有那麼多的信用卡可以給你喘息的機會,你不進化就打死你。所以想活著他們只能去執行,去拚命試錯用行動迭代出解決辦法。

好了,最後我們來回顧一下如何提升自己

首先要記住,你想要達到一個目的,一定要做跟這個目的的指向性一致的事情。

然後瘋狂的去堆執行力,去收集信息,去快速試錯,並且要在做的過程中控制成本,多實踐,多迭代,千萬不要做短時間成本超出自己承受力的事情,更不要偷懶。

簡單嗎?很簡單,就是這麼簡單。

但你光看沒有,你得去做,你想要做什麼,你要抓緊去低成本的做起來,朋友別想了,想沒用的,你也得去做做了之後再想,這個時候的思考才是有價值的,最後還是那句話。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我是阿迪,一個喜歡分享新知識的up主,這些年擺過攤,開過店,開過公司,一路走來沒有人比我更清楚實踐的重要性了。

我總結了一套自我提升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從鍛煉身體到精力提升,冥想方法,再到注意力心態訓練,相信當你在做自己事業的時候,一定能和自己融洽相處,事半功倍,歡迎同道朋友私信領取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