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紫雲英一一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冬日暖陽,又是一個難得的好天氣。攜帶著活潑好動的外孫,信步淥江邊,欣賞和抓拍沿途美麗的風光……

淥江橋下,驀然回首,瞅見一小片碧綠碧綠的紫雲英,煞是嫩綠可人。不由勾起自己孩時,那久遠的追憶一一

那是上世紀無機肥稀缺的年代。秋收季節,家鄉的稻田裡,滿目都是它圓圓的蹤影: 晚稻收割前一個月左右,父老鄉親便將草籽種(紫雲英)撒在稻穗垂頭的稻田中。

金秋十月,到了收割金黃的稻穀的季節。在稠密稻梗的濃蔭庇護下,紫雲英萌牙了,長出寸許深的嫩苗。

之後,裸露於稻田中的它,歷經一冬的雨雪紛飛,頑強地挺過漫長的數九寒冬。

待來年春來水暖,它便煥發出蓬勃生機,濃綠了滿壠的稻田。再之後,成熟的草籽,盛開千萬朵紅裡間白的花來。

愛美的鄉下女孩,滿心歡喜地摘下幾朵,插在秀髮之梢,笑靨如花璀璨。

陽春三月,也是稻田深耕的時節。犁鏵之下,厚實的草籽苗隨之倒伏……再經田泥的厚壓,發酵為全年水稻生長的養料。同時,松化和改良土壤,收穫早、晚兩季水稻的豐收。

















時光步入無機化肥廣撒濫施的時代。父老鄉親為圖省時、方便、快捷,不再播種草籽,只施化肥……久而久之,土壤酸化、板結,嚴重影響農作物養料的酸鹼平衡,自釀"苦酒"。

沒想到,在遠離鄉村的鬧市江畔,還能見到它熟悉的身影,並且經受住天寒地凍,長成一片片綠,催生一簇簇花,亮麗遊人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