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老人楊振寧分享長壽秘訣:堅持做好3件事,而運動並非關鍵

一直以來有些人總會出現一些疑問,人類為什麼要追求長壽?

可能是人生的理想沒有完成;家庭的責任沒有完成;還沒有好好享受人生的閑時和清福;或者還沒有走完自己想走的路。一個人的一生有太多的事情,遺憾的,歡樂的,痛苦的,幸福的等等,總想多經歷經歷,再多看看沒見過的風景。

古人云:「人生在世不滿百。」也就是說,人活上百歲,最終人還是要死的,人生就是如此,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這是自然規律,任何人也無法抗拒。

自然有春夏秋冬,人生有兒童、青年、中年和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年齡人就花一樣總會凋謝。雖說人生有死,但誰不想自己的壽命能夠長壽一些呢?

這是人之常情,即使是老人活到八九十歲,還是懼怕死亡的,這是因為生命只有一次,不能重來,這就使人更加珍惜生命。

也許大多數人都認為鍛煉是一種長壽的方式,但實際上,鍛煉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增強抵禦外界的有害細菌,降低身體疾病的危險。不過楊振寧院士說,鍛煉對他的身體有很大的幫助,但並非最關鍵的因素。

楊振寧老人分享長壽秘訣:堅持做好3件事,而運動並非關鍵

1、情緒穩定

楊振寧院士他在日常生活當中是一個積極樂觀的人士,這對於預防衰老也有一定的益處,每天都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事情,身體的素質也會更加健康。

大家都知道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會使人更加年輕,如果每天都處在一個負面情緒,那也會讓自己愁眉苦臉更容易長白髮,心態一直不足,在焦躁抑鬱當中對於人體來說是百害無一利。

負面情緒的到來,他也會讓自身的內環境發生一定紊亂,無法平衡體內激素水平,導致免疫力逐漸下降,增加患病的風險,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生活當中的事情也是長壽的標準。

2、營養均衡

楊振寧院士認為如果一個人生病了,那麼就應該先去看醫生,在醫生的建議下服藥,而不是自己給自己診斷,自己給自己開藥。

並且他認為保持長壽的秘訣很簡單,那就是需要保持飲食均衡,因為我們人的生命生活是離不開吃飯的,所以飲食這一塊是非常重要的。

楊振寧院士的一日三餐都是按時吃的,並且他的每一頓飯都是注重營養搭配,有葷有素還有粗糧,在吃飯的時候,他習慣性的細嚼慢咽,因為這樣做才能幫助我們腸胃更好的消化吸收。

3、」動靜結合「

現在有些人在靜養和動養之間產生猶豫,想得到運動的好處,又擔心身體承受不了,在家裡靜養,又害怕長時間不活動容易生病。

楊振寧的建議是動靜結合,「靜」以讀書為主,每次讀書他會覺得自己心情越發平靜,就像大海一樣,緩慢流暢,讀書可以滋養大腦。

楊振寧還認為,過度的運動同樣影響壽命。「高僧長期坐禪,很少運動的作家、書畫家和科學家,終身大部分時間處於靜態中,壽命卻比運動員高。

這裡提到的靜,不是說大家要在平時長時間坐著不動,只有保持適度活動,才能維護身體健康。這裡是指適當運動和恬靜養心相結合的一個狀態,是真正達到精神、情操的高尚和美的境界。

4、相信科學

楊振寧院士70多歲的時候做了一次心臟支架,他能活到100多歲,和支架手術也有一定的關係,有人認為支教做了以後就會導致自身的一些機體和機能出現下降,覺得裝上了支架人就沒用了就不能工作了,其實這個想法往往是錯誤的。

楊院士一直認為生病以後一定要科學治療,不要耽誤自己的病情,因為他知道心臟支架能夠幫助自己來改善身體的健康問題,所以他在出現疾病是沒有一絲猶豫,並在手術後保養得非常好。

已經過去20多年,楊院士的身體依舊很好,有很多人在日常生活當中不注意自己的飲食情況,導致身體出現了一些疾病和慢性病時,都會走一些彎路去尋找一些偏方或者是喝中藥來進行調理。

健康長壽的人有什麼特點?

1、走路速度快

長壽的人會有一些特徵,如果走路過程中速度比較快,說明身體比較健康。走路速度快也是長壽和健康的標誌,很多人在年齡增長的過程中身體衰老速度會加快,關節和骨骼的退行性變會導致這些部位產生疼痛感,因此走路過程中比較緩慢,不敢快速走路。

另外,走路速度快也能夠從側面反映心肺功能的良好。在心肺功能保持良好時,走路速度快才不會感覺到胸悶乏力、氣喘吁吁。如果有這種表現,說明身體比較健康。

2、小傷口癒合快

生活中難免因為有些問題出現磕磕碰碰,此時產生一些小傷口,若能在短時間內快速癒合,說明血小板發揮能力作用大,身體健康,尤其50歲後腳傷口可以迅速癒合,代表殺菌能力強,淋巴免疫細胞功能性好,這也代表身體相對健康。

3、排便規律

比較長壽的人身體的特徵比較明顯,如果每天都有規律的排便,說明身體比較健康。腸胃功能是否良好和健康長壽有密切的聯繫,腸胃功能薄弱時,身體消化食物的能力降低,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沒能被人體快速吸收,有可能會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

如果可以保持規律的排便,消化食物的能力強,身體吸收這些營養物質之後提高抵抗力,身體才能維持健康狀態,這樣的人一般會更加長壽。

4、樂觀心態

一個人的心態和情緒對於人體身心健康影響是非常大的,心態樂觀的人,遇到事情能夠從容的解決和面對,可以及時的調整自己的情緒和狀態,克服面臨的各種問題和壓力,相對來說身心更為健康。

但是對於長期處於消極、壓抑、焦慮等負面情緒的人來說,遇到事情就會被負能量包圍,壓抑自己的情緒,久而久之,就容易患上疾病。

5、喜歡與人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