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幫了你大忙,最好的回報方式,是這樣的

文/時光了了

有人會覺得社會黑暗,人心險惡,身處社會處處是陷阱,步步有危機,而人性也如白雲蒼狗……

總會有人對生活失望,對社會失望,但實際上,社會中的溫暖常在,好人永遠比壞人多。

在你遭遇人生低谷的時候,在你不知所措的時候,總會有人拉你一把,或許並不能幫上你太大的忙,但至少讓你緩上一口氣,重新燃起希望。

人貴在感恩,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感恩是人的高尚品德,人人都獻出愛,人人都知感恩,那麼陽光將真正灑滿大地,社會將沒有陰暗角落,人生也不再有那些艱難困苦。

銘記他人的恩情,是每個人都應該去做的事情。

雖然說,很多時候別人幫你,並不是為了圖你的回報,而是順手而為之。

但不要因此而覺得對方幫助你是理所當然的,懂得感恩的人,才能收穫到更多的美好。

當然,如何感恩,如何回報,也是有技巧的。

知恩圖報是做人的基本道德,特別對於別人幫了你重要的忙,如何回報也就成了應該考慮的問題。

人情債難還而又必須還,要讓別人的付出有所回報,但又不顯得功利,才是最好的回報方式。

有人幫了你大忙,最好的回報方式,是這樣的。

銘記恩情,時刻感恩

報恩,必然先要銘記別人的恩情,時刻記住對方之前的恩惠。

在日常的相處中就要有所體現,恩人需要被尊重,但無須太刻意。

從情理上來說,也要更多地包容對方一點,畢竟幫了你大忙,也就為你省下了很多事情,你不能當個白眼狼,別人幫了忙轉頭便忘記,要將恩情切實地記在心中。

忘恩負義為世人所不齒,這是對一個人極大的否定與貶低。

只要一個人被掛上「忘恩負義」的標籤,那麼他的人品也將不被人認可。

無疑,這對於一個人的社交關係是災難性的,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忘恩負義。

心中記住恩情,方能有所報答。

人都有自私的心理,都喜歡得到而不願意失去,這是潛意識的。

比如找別人借錢,想盡辦法也會開口,當別人找你借錢時,哪怕關係再好也會下意識有個猶豫的過程。

儘管如此,對於別人的恩情你不能自私於報答,要銘記於心並時刻準備著回報。

對方有難當全力以赴

一個人幫了你大忙,可能會是幫你度過一場難關,對方是你對抗困境時的重要支撐,這種恩情其實最難還清。

可人情債不像是利益往來是多少就是多少,總會有還清的那一天。

人情債一旦欠下,總會有一種虧欠別人的感覺,這不是一頓飯一頓酒就能解決得了的,它更需要的是機會。

人生在世間,永遠也不是孤身一人,還有朋友,親人,大家互幫互助,共同對抗生活帶來的各種磨難。

自己有難時別人伸出援手,欠下了一個不小的人情債。當對方有難時,便是報恩的好時機。

不要計較自己付出了多少,應該在乎對方的困境自己能幫上什麼,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全力以赴。

能幫上的忙就不要懈怠,能做好的事情就不要推脫,要從心裡去傳達自己想幫忙、願意幫忙、能幫忙。

人情債難還,機會也可遇不可求,一次性還清人情是再好不過的了。

切忌以金錢衡量恩情

金錢為世人所不斷追求,每個人都需要錢,也渴望著錢。

生存於現在的社會,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但錢也不是萬能的,買不來時間買不來感情。

人情是錢換不來的,你不能用金錢去衡量人情,對方窮困潦倒時仍然能掏出一百塊錢借給你,那便是莫大的恩情,金錢數字代表不了人情。

某個人幫了你很大的忙,總不能說就直接匯一筆錢過去,完了大家兩清,這樣豈不成了交易?

別人願意幫你,是出於雙方的關係,不是圖那幾個錢,報恩也許不是付出多少金錢,而是你做了什麼。

人情更多的是講究「代價」二字,對方在幫助你的時候付出的代價對他來說有多大,你就應該在報恩時盡量付出對等的代價。

有借有還,那必然是要對等的「借」與「還」。

談感情時不談金錢,談金錢時不談感情,這二者不能夠混為一談,金錢可以作為承載感情的載體,但感情不可以成為金錢的載體。

時光情感課堂:

周國平在《論感恩》里講:

感恩是知行的統一,既要知恩,也要報恩。報恩不是只報恩主,倘若那樣,實質上仍是交易。知生命之大恩的人,用一生的行為來報這個大恩。

有人幫了你的大忙,最好的回報方式,就是以心記住他的恩情,並在對方需要的時候全力以赴。

不需要你時刻掛在嘴邊,也無需你可以做什麼去證明自己的感恩,只需記在心上,就足夠了。

生活確實有許許多多的艱難困苦,我們對於自己的生活應該有信心有恆心,不要覺得自己是孤身一人,也不要覺得自己沒什麼價值,災難面前應當保持凝聚力,朋友有難當兩肋插刀,人情永遠不怕付出得多。

報恩是一件很具體的事情,只要別人幫了你大忙,雙方的人情就難以達到平衡。

哪怕你還清了,也必須得記住這份恩情,知恩圖報不僅是傳統美德,還是共建和諧社會的必須,人人都應該有此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