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已去,11月已來,請回答,2022

特殊的時期,我們總是在一種從容與疲於應付之間交錯。抱怨,其實對於生活總顯無益,任何的挫折,總會過去; 再大的風雨,總有烏雲散去,陽光照耀大地的那一天。

因此,越是艱難,越是需要一種嚮往。

因為明天,總會來到。

生活停頓的一段時間,曉毛每天晚上都會到那曾經每日賓客盈門的餐廳坐坐,如今除了他和老婆倆人,別無他人,冷寂得可怕。已經連續多日未開門營業,食材的損失,還有房租、待業人工的基本薪資,毛心中自然有數,但卻不願意同別人聊起。

相隔數百米,視頻的兩端,淺淺的笑容裡面有一種無奈,卻依舊對生活充滿著希望。閑下來的日子雖然很有些不習慣,但他說,停頓下來,對於每個人,每個行業來說,都是一個整理的過程。比如他利用這段時間在學習新品,對於再次迎賓,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一個月前,我專門寫了毛的奮鬥青春,對於他來說,生活給予的考驗太多,這些波折,在人生長河中,並不算什麼。越挫越勇的毛,從來沒有讓我們失望過,這次也一定會。

一段很奇妙的經歷,從沒想到過可能會停頓,當我接到可以七天不出門的消息之後,會有一種錯覺,難道是真的感到我那段不分日夜的時光,需要一種休息與停頓嗎?

有的時候,休息也是一種付出。盤點好這七天的日程安排好,我努力讓自己的生活規律起來,比如不貪躺(之所以不是貪睡,是因為其實這些年睡眠已經很差了,而更多的,其實是不願意運動),不熬夜,管住嘴,在方寸之間,也要保持著運動的習慣。

當規律生活停頓下來,你會有一種竊喜,一種害怕與恐慌。比如對於未來不可知的擔憂,比如對於現實困境的無奈。

但生活已來,你不需要逃避。女兒非常討厭網課的形式,但如今我和她一起在學習如何自律,如何在應對之中,讓自己心情平伏。比如還有更艱苦的同學,更辛苦的老師,和我們同在,焦慮的化解,漸漸融化為人生的一種成長,而這些,我們需要每個人認真面對。

兩年前,流行一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負重前行。」

安靜的日子裡,總有人在為我們奔波。因為體驗過,所以更懂其中的艱辛和不易。

我們需要懂得彼此珍惜。當你在家呆不住,可總有些人有家不能回; 當你吐槽生活保障能力差,有沒有想過多少人為著這些供給跑了多遠的路;當你空談怨恨著一切不如意之時,又想著社會的運行成本……

人之社會,你在抱怨,還有人總是無言地堅守著自己的本分。雲端的安撫,教育信息化的最大呈現,在無奈中,我們總能找到幫助成長的方式,總能在孤獨中慰藉靈魂。你可以讀懂很多,但也無須讀懂,請彼此尊重,也就足夠。

難得集中的時光,追了一部劇《我們這十年》。

起初看到這部片子的介紹,並沒有對其抱多大的興趣。這是一篇命題作文,宏大主題下如何講好故事,其實有一些套路。當見多了之後,自然也就索然無味了。

但好在沒有讓我太過失望,雖說,主題痕迹的強化太過強化,但現在的電視創作人,已經給我們打開了新一扇窗。新的故事講述,才是我最感興趣的。

今年的專題課題是鄉村振興和鄉村教育振興。普天之下的鄉村困境,已經眾所周知,如何破解,其實有著太多的不粘泥水那些作家的意*淫,用自己的想當然讓圈外人得到安慰。但在《心之所向》中,我看到了另一種表達。土地摞荒難題的破解,新型農民的成長,家門口就業如何解決,我們需要一種魅力和務實。

很多朋友在讀了我過去關於鄉村的文章後,調侃道,我喜歡一種懷舊,懷念過去的溫馨與美好。但過多的懷舊其實是對現實的逃避。農村的出路在哪裡,不可能走回老路,自然需要一種破局。這需要體制,這需要領導力,自然需要新生力量。

10月已經過去,11月份,我們會有怎樣的表達。請保持一種內心的平靜,陽光總會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