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一封情書給你


01.

發現這一封「情書」(請原諒我使用了這個詞語,由始至終我認為它只是一張可愛的卡片,不過是因為兒子反覆強調它是「情書」,所以才這樣形容一下)已經很久了,是在兒子凌亂的書桌上翻出來的,心裏面並沒有別的家長那些所謂的震驚、驚奇、惴惴不安、疑神疑鬼……等等複雜情緒,反而有一點欣喜、一點好笑、甚至是一點希冀。

沒有去追問兒子這張卡片的由來,繼續將它淹沒在書桌上那一堆亂七八糟之中,直到有一天,在兒子面前假裝無意識找見了它,假裝無意識的打開,一臉的雲淡風輕問道:兒子,這是什麼呀?

兒子一臉淡然:小馬同學寫的情書啊!兒子經常對這樣的事情輕描淡寫,一律歸之為「阿貓阿狗模式」,雲淡風輕地說著,彷彿自己是老練成熟穩重的大人一樣置身事外。

問起這一封情書的來歷,兒子說是班上的小馬同學所著,被數學老師發現,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朗讀了一遍,全班同學哄堂大笑。

兒子講得雲淡風輕,我聽得驚心動魄——要知道這樣一點點稚子的情感的火苗,被一盆冷水從頭潑到腳,不亞於數九寒天置身冰窟,我為那個純真的孩子在心裡感到難受——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一定不接受老師這樣的做法。

在我的心裡,是有一點竊竊的希望的——希望這樣一封可愛的情書出自於兒子的手筆,我不希望兒子陷入所謂的「早戀」,但是我希望他可以成長為一個內心豐滿、情感豐富、可以將「我喜歡你」大聲說出來的男子漢。

自始至終兒子都沒有承認是自己的手筆,一直都在用輕鬆的口吻描述著這一件事情,我仔細地審視著兒子的表情,又不敢過分地探究,怕引起不必要的憤怒,讓他從此再也不會這樣輕鬆自如的和我談論這樣的話題。

兒子說:那個小馬同學長成那樣,居然還想著有人喜歡他嗎?不過,這封情書的字倒是寫的挺好,比他平時的字寫的好看多了。完了又說:也真是的,我們班裡面有好多同學寫的字和我寫的字挺像的,搞得我都說不清楚了。我調侃他:就算是你寫得也挺不錯的,我感覺很可愛。兒子詫異地看了我一眼,問:為什麼?我說:喜歡就是喜歡,沒有什麼值得好笑的。

這樣的談話,在母子倆說說笑笑之間被一帶而過,貌似雲淡風輕,我的心裏面其實是忐忑的,有一種拿捏不了分寸、不知其中深淺的感覺,不說吧,有點擔心;說出來吧,更加的擔心——本來懵懂無知,或許就因此而引起關注。

02.

走過那些懵懂的歲月,聽過了許多真實的故事,看過太多別人的感情,才明白:該來的總會來,捂住眼睛的做法,並不代表沒有看見不會明白。

其實都是大人們要一驚一乍,彷彿自己當年不曾為誰心動過,好像小孩子就應該不知「世間情為何物」,似乎成年人的感情才是理所應當而小孩子一旦談論感情就是洪水猛獸,不可小視必須嚴陣以待。

想起當年的我們應該都是這樣,傻傻的自以為是的喜歡著某個人,自以為是的編織著一段愛情的童話,在日記本裡面一個人感動,一個人憂傷,一個人記錄下來兩個人的、四季的悲喜歡欣——原以為都是因為他,許多年以後才知道,不過是因為那個純真年代,寫下來的不過一個人的悲喜歡欣。

這才是真正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情不知所終,一往而殆。」也許多年以後才有機會說出來,也許這一生就埋在心裡無人知曉。但是那一點最初的心意的確是至真至純心無雜念可愛至極。

上初中那陣子,有一個學姐,比我高一屆,卻總是喜歡和我談論自己的小秘密,讓我看她寫在胳膊上的小詩,還有她憂傷的時候在手腕上描畫下來的一朵梅,因為用墨水一遍遍地洇染,已經像紋身一樣滲入肌理,永遠都不會褪色。

那時候的我是個沉默寡言的孩子,常常喜歡玩那種面不改色的深沉,我面無表情地聽著她訴說自己複雜的心情,面無表情地看著她手腕上的那一朵墨色的梅,心裏面的震驚卻無以復加——真的難以理解一個人喜歡一個人居然可以到如此地步,而且還是一個人的悲與歡,另外一個人懵懂不知從來都沒有回應。

我想是因為我的面不改色,才給了學姐輕鬆自在講述心事的勇氣——她並不需要有人懂得,她只是需要一個人傾聽,只是需要把自己的心事編織成故事,只是需要一個人的感動。

03.

想起小的時候,園子里有一棵杏樹,當滿樹杏花都紛紛墜落,從諸多還沒有指頭大小的杏子中間,選出來一個小小的青杏,天天都要去看看它有沒有長大,一日日地盯著它由小變大、由青變紅、慢慢地散發出即將成熟的芬芳,內心深處無比歡欣雀躍——就覺得滿樹的杏子,只有它屬於我,是聽著我說的話慢慢地長大的。

然而有一天早晨起來,跑過去看我的杏子時,卻發現它不見了,忍不住就放聲大哭,家裡人都說:滿樹的杏子,你隨便吃啊?我只是覺得悲傷——屬於自己的那一顆杏子不見了。

其實由始至終,從來都沒有打算要吃掉它,只是從心底里期盼著它快點長大快點成熟,眼裡心裡都是等待著它慢慢長大的幸福,並不知道它長大以後如何去面對它。

就好像學姐的那一場無比深刻的心事,只是喜歡這樣子默默地喜歡一個人的感覺,並不知道兩個人未來會怎麼樣,也不會規劃未來,就喜歡現在這樣子默默地喜歡著他。

常常為之心驚,不知道她的這一點心事何去何從。但是心驚的結果是隨著時間流逝,一切都淡然而過,彷彿從來都沒有發生過。好在沒有人知道,好在沒有人大肆宣揚,好在一個人的喜歡就那樣無疾而終。

這樣的感情,不能夠被稱之為「愛戀」,不過是一個成長的季節,一點特殊的情愫,牽繫著一段時光,編織成一段感情,被自己獨自演繹,與別人無關,與愛情無關。

04.

也許,每個人都有過那樣的一段時光吧,曾經有過那樣一種竊竊的喜歡,偷偷地揣著,不敢說與人知。每一個女孩子應該都收到過類似這樣的卡片,上面寫著一個男孩子真誠的心意。你是惴惴不安還是暗自歡喜?你是置之不理還是嗤之以鼻?你把它束之高閣還是棄之如履?

不管怎麼樣,任何一個人的心意都值得尊重,每一段感情都要珍而重之,尤其是小孩子的那一點純純粹粹的喜歡更是彌足珍貴。當時處身其中也許有點緊張無措,如今想起來都是一段美好的回憶。

其實我在內心深處還是蠻期待收到別人寫給自己的情書,不過一生慘淡經營,不曾有過這樣的幸福時光。因此而懷疑人生,懷疑這世間是不是真的有那樣刻骨銘心的愛?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男孩子和女孩子一起長大,不幸的是男孩子得了絕症,女孩子天天都去醫院裡陪著男孩子。男孩子說:我學會寫篆字了,你念一首詩詞,我用篆字寫給你看。就這樣,一個人念,一個人寫,寫了許多,被女孩子收藏起來留作紀念。

多年以後,這許多看不懂的詩詞被女兒研究書法的男朋友發現,才知道當初的一字字,一句句都是用大篆寫就的情書——因為愛你,才不能告訴你我的心事,不忍心讓你牽絆太多;但是,我還是想把對你的愛說出來,讓它陪著你度過漫漫餘生。

常常都是在別人的故事裡感動著,讀著他們那一封封動人的情書,想像著那一場雁信往來的愛戀,是怎樣的紙短情長、怎樣的望眼欲穿?「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從前的愛情就是這樣唯美,白紙黑字娓娓道來,寫的人一往情深,看的人心潮澎湃,「魚書蝶夢兩浮沉」,寫就一段真情留於歲月。

願意一字字、一行行,為你書寫情書的都是真情流露,都是擁有著浪漫情懷的人,他們寫就的是一場純粹的愛戀,是對愛情的頂禮膜拜,他們的眼裡,沒有一點褻瀆,沒有一點雜念。

一段感情的萌發,需要時間,需要蘊藉,需要認可,需要雙向奔赴。所謂的「情書」,就是這樣承載著兩個人的心思來來去去心心念念,寫下的是思念,讀懂的是愛戀。

一個人的心動算不得數,談不上「愛戀」,更上升不到「愛情」的高度,書寫下來的不過是一場無法宣之於口的心事;兩個人的錦書彩箋、魚書傳遞,才是「不負相思意」。

「薛濤箋上相思字,重開又還重摺。」一枚方勝兒,折摺疊疊都是為了你;一曲新詞,寫不盡相思意,脈脈此情誰訴?愛一個人,一定願意為你把相思寫滿尺牘,把一腔愛戀譜寫成章,慢慢地講給你聽。

送一封情書給你,願你知我心懂我意,不輕忽不疑慮不怠慢,「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為你把相思寫遍,只願潮有信,雁有聲,一點相思雲中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