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芩說:
「人生路,誰也來不了第二次。走慢一些、看細一點,別太急,其實你沒那麼趕時間。」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總有一些人活得很匆忙,無論是對待工作還是對待生活,甚至是對待感情都沒有任何耐心。
可是,世上之事並不是急就都能夠解決的,生活也不是急就能急好的。相反的,太多時候欲速則不達。
急躁換來的只會是急中失智,急中出錯,從而將生活經營得一塌糊塗。
人生,其實很多時候都需要慢下來,作為一個成年人也應該有慢下來的智慧。
當你在下面這三件事上懂得「慢」一點,你會發現,你的生活將會遇到更多的美好。
說話「慢」
古語有云:
「一言足傷天地之和,一事足折終身之福。」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開口說話很容易,可說錯話的代價也不是我們願意承擔的。
總是說話不過腦子,最終難免說多錯多,給自己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電視劇《知否》中,盛家大娘子王若弗家世好,兒女有出息,心眼也不壞。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抓到如此好牌的人,卻屢屢落於林小娘的下風。細究原因,很多時候都是因為管不住嘴。
劇中有這樣一段劇情:
王若弗因為林小娘在外人面前丟了盛家的面子,算是抓住了林小娘的把柄。
可是,就是這必勝的局面,卻因為王若弗一句「庶出」,而一敗塗地,不僅沒有能懲罰林小娘,還得罪了盛宏。
慧律法師說∶
"當你要開口說話時,你所說的話必須比你的沉默更有價值才行。"
生活就是這樣,想要得到任何好的結果,都不是那麼隨意的,對想要成事之人來說,嚴密是一個很重要的要求。
就拿說話來說,我們說的話,應該像黑夜的星星,不應該像除夕的爆竹。
其實,說話慢一點,是給自己預留思考的空間,這樣說出來的話,才能夠更有質量,從而讓自己避免說錯話的風險。
感情「慢」
《春嬌與志明》里有一句我很喜歡的台詞∶
「我們又不趕時間,有些事情,不必一夜就做完。」
世上之事,如果說最不能操之過急的,莫過於感情。
這是因為,人善於偽裝,沒有時間的沉澱,沒有日常的相處,我們不可能完全了解一個人。
以光速開始的關係,最終往往都會以光速走向終結。
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女孩在聚餐時認識了一個男人。
因為兩個人彼此都有好感,就加了聯繫方式。並且認識的第二天,在男人的表白下,兩個人就正式開始了交往,不到一個月就計劃著要結婚。
對於她如此急迫,身邊人自是覺得不靠譜,勸女孩說,婚姻不是兒戲,是一輩子的事情,讓她多交往一段時間,再決定結婚的事情。
可是女孩卻總覺得,在一起的一個月時間裡,兩個人相處很愉快,她是真的遇到有緣人了,身邊的人都是杞人憂天,於是就沒有聽取任何人的意見,匆匆忙忙就結婚了。
可是,等到結婚之後,一切都並不像想像的那樣美好。
相處時,無論是性格,還是生活方式,甚至是三觀,都嚴重不合,最終結婚不到一年,兩個人的感情就走到了盡頭。
無論任何時候,都不要在自己的終身大事上過於著急,你要明白唯有當你愛的慢一點,那麼才能認得清一點,從而愛的久一點。
做事「慢」
生活中,總有一些急性子的人,他們遇事總會特別急躁,恨不得一天就能夠把所有事情都做完。
可是,有太多事情,都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操之過急的行為和急功近利的心態,往往只會適得其反。
最終,我們越是急於求成,越容易被結果反噬。
在一個公司里,有兩個一同入職的實習生。
為了能夠儘快轉正,兩個人都很努力,只不過兩個人努力的方式卻很不同。
其中一個實習生,總是響應很快,領導布置了什麼工作,基本上都比另一個實習生要提前交。
可是最終,總是晚交任務的實習生提前轉正。
為什麼呢?是因為晚交任務的實習生有關係嗎?事實上並不是。
而是,完成任務快的實習生,雖然工作做的快,可是卻做的比較粗糙,基本上都有一些毛病需要返工。
而那個「慢」的實習生,則事事考慮得周全,基本不用領導操心。
很明顯,每個領導都會喜歡後者。
做事快,並不是一個人能力的體現,畢竟如果將事情做不好,那麼再快也沒有任何意義。
與其毛毛躁躁,不如在事情來臨時懂得沉下心來,慢慢來。
當你腳踏實地做事,並且足夠用心,那麼你要相信一切都能夠來得及,而且還會得到更多的認可和機會。
泰戈爾說:
「最好的事情總是在不經意間的時候出現,所以不必慌張趕路。」
人這一生,有太多事情,不是著急就能夠出效果的,都是需要時間的。
唯有當你懂得「慢」,那麼你才能更快地解決問題,完成事情,遇到更好的未來。
END
作者:離雨微涼,一個能理性,能感性,喜歡用文字表達個人觀點,給你帶去心靈治癒,情感解惑,人生感悟的90後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