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喜歡擠破腦袋都要擠進別人的圈子,總想借借別人的光,即使那些圈子不適合自己。
其實大多數人忽略了一點,在不適合自己的圈子裡呆久了,不但自己不能成長,反而會形成一種自我內耗,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為了強迫自己去適應那些不適合自己的圈子,本身對自己就是一種消耗。
當然有的道理是沒錯的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道理都適合自己,堅持做自己才是最實在的。
非常贊同陳果老師曾說這句話:
「做自己的太陽,無需借別人的光,做好自己生命的主角,無需跑到誰的世界裡做龍套。」
01
不適合自己的東西,本身對自己就是一種消耗。
我常常在夜裡夢見自己被孤立,或是在學生時代班級里被同學排擠;或是在工作中被同事瞧不起。
經常在那樣的夢中醒來,時常有些許傷感。
因為我性格內向的原因,不善交際,在生活中多多少少被身邊的人調侃過。
小時候經常被家裡的姐姐說:「曉得你怎麼開交哦,像個悶葫蘆一樣……」
他們的原話記得不太清了,只記得他們每次看我的眼神帶著一種憐憫的神情。
有時候我被他們說得實在受不了,我回擊他們,便會被說成是「窩裡橫」。
在他們眼裡我這樣的性格不夠圓滑,不會處事,將來會吃虧。
似乎在他們的眼裡總是覺得人就是要能說會道,做人做事要圓滑一點,以後得日子才會過得好。
或者去靠近那些有些許成就的人,多和他們走動。按他們的說法是平時多聯繫,以後有事好找人幫忙。
我知道他們說的在某種程度來說是沒錯的,但是我並沒有成為他們口中那樣的人。
我常常是心裡想什麼就說什麼,做人做事不圓滑,總是直來直去,也不愛去攀附關係。
02
與其努力活成別人期待的模樣,不如就做自己。
記得小時候經常被教育說要和朋友一起玩,家裡的長輩還特意囑咐其他小朋友跟我一起玩。
似乎不合群就是不好的,從那時起我便害怕自己不合群。
在學校什麼都不怕,就害怕小組合作學習,害怕自己融不進去,也害怕別人排擠我。
這種心結,大概就是從那時起就在心裡結下了。
踏入社會後,確實也受到這種性格的困擾,我嘗試著改變,鼓足很大勇氣,往往堅持一兩次,又打回了原樣。
自己和自己抗爭的過程相當痛苦,而且耗費自己精力。
後來我漸漸明白,與其苦苦掙扎去改變自己變成別人期待的模樣,不如好好地用這些時間和精力來提升自己。
03
努力做好自己,無需借誰的光。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生活並沒有統一的答案,並不是要一定按照某一條路去走。
別人說的再好,不一定適合自己,當然適合自己的可以借鑒,如果不適合自己的,聽聽就過去了,具體怎麼做還是按自己的想法來。
不要總去聽別人的大道理,你人生的每一步都必須靠自己的能力完成。
人在困境中的時候,往往喜歡把希望寄托在他人的身上,希望有所謂的「貴人」拉自己一把。
但是現實卻是,自己肚子里沒有料,手上沒本事,認識再多人也沒用。
況且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也不必去抱怨。
人脈只會給你機會,但抓住機會還得靠自己的真本事。
風風雨雨,坎坎坷坷,走了這麼久,漸漸明白人生唯一靠得住的還是自己。
能合群當然很好,如果實在融不進別人的圈子,那麼獨處也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沒有人陪,學著一個人聽音樂,看書寫文字,這也是個好習慣。
努力沉澱下來做好自己,無需借誰的光;願我們的身後總有力量,成為自己的太陽!
做自己生命的主角,努力做到獨立、美好,當我們的狀態越來越好就不會畏懼外界的聲音。
碼字不易,如果覺得內容對你有啟發,希望你能花0.1秒點個贊喲,你的肯定永遠是我持續輸出的動力,謝謝你!
作者:木木雪 ,一個專註於個人成長與自媒體乾貨寫作,正在努力奔赴自由的自媒體撰稿人,願我們通過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