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
一個善良的人,自然會做善良的事;一個是非的人,自然會說是非的話;一個心胸狹窄的人,自然會做斤斤計較的事。
人本無階級之分,但層次各不相同,層次不是靠地位和金錢所區分的,更多的是一個人的內在格局和行為品性決定的。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掌控人生,把有限的生命活得精彩,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正經事上,把自己的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條。
而層次越低的人,越是喜歡把光陰浪費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給自己帶來困擾,將自己代入困境,更有甚著,因為自己的無聊也會給別人帶去傷害和麻煩。
層次越低的人,心無大志,把大好的光陰都浪費在這三件事情上。
層次越低的人,慾望越深。
馬斯洛的需求定律說,人類的慾望無限,但是需求有限,其實,人生本不苦,苦的是慾望太多;生活本不累,累的是靈魂太空虛。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層次低的人,容易被慾望所困,一生都難以解脫。
層次越低的人,越容易盲目的與人攀比,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看見別人家有豪車,自己也要拚命買一輛;別人家買大房子,自己拼了家底也要換一套;別人穿戴一身名牌,自己也要省吃儉用拼一套…….他們把快樂建立在物質享受上,而不是內心的需求,其實越是攀比越不幸福。
慾望過剩的人,活得很累,很苦,因為他們錯把慾望當做需要,才使得自己疲於奔命,越陷越深,因為慾壑難填,人心不足要太陽,蛇心不足吞大象,物質慾望是無止境的。
慾望太深,會將一個人吞噬,貪念就像潛藏著的惡魔,時時都會冒出來,打擾你的生活,如果你自己本身無法控制貪慾,就會被慾望所控制,任其擺布,從而失去了自我,再難回頭。
王明陽說: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
塵世間,過分追逐名利,富貴榮華,最終只是一場空,失了快樂,丟了本心,懂得知足,戰勝慾望,回歸理性,才能收穫本真的幸福,從而簡單,洒脫。
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談論是非。
自古,飯不可以亂吃,話不可以亂說。飲食不當,會影響自己的健康;言語不當,不僅會傷害別人,更會給自己招來禍端。
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花時間在談論是非上,比起關注自己,他們更喜歡花時間關注別人的家長里短,整天熱衷於把流言,閑話當作談資,肆無忌憚的談論著別人的隱私,對別人說三道四,評頭論足,得意洋洋著自己苦心得來的小道消息。
然而,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從來都是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別人的生活是別人的,你花再多的精力,都是沒用的,人生有限,與其時刻關注他人的是非,不如多關注自己的成長,盡自己最大的能力讓生活過的更好,讓自己的人生少有遺憾。
當一個人,把自己的精力和時間從外界轉向關注自身成長時,才能擁有更寬更廣的人生。
常言道: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不要眼睛老是盯著別人,嘴巴總是議論別人,而是,想自己的人生,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過自己的生活,才能真正完美自己。
層次越低的人,越不懂得寬容大度。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數》中說:口沫飛濺,對別人大做價值評價,層次很低。其實一個層次低的人,就算是捂著嘴巴也會從其他方面顯露出來,比方說做事上。
生而為人,做事要把握一定的尺度,適度為美,過度為丑;適度為福,過度為禍,做人不可太絕,要懂得得饒人且饒人的事理,做事留餘地,就是給自己留退路。
越是層次低的人,越是喜歡小肚雞腸,斤斤計較,只允許自己佔便宜,不允許自己吃虧,得理不饒人;懷揣一顆玻璃心,不敢碰,不敢傷,一碰就碎,一傷就痛,然後記恨一生。
精神層次越低下的人,心靈邊界越狹隘,處處表現得盛氣凌人,喜歡將小事放大了說,有理時不會饒人,無理時也會垂死狡辯,他們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眼界窄,格局小,很是喜歡計較小事小非,人生中幹不了大事,生活中沒有真朋友。
層次越高的人,越是懂得尊重他人,不為難對方,不設限制,一視同仁。
孟子有云: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世間那些無傷大雅的小事,不值得我們浪費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去計較,如果你非要去記恨,學不會原諒,那隻能讓自己受苦,讓心靈受束縛,
一個內心豐盈的人,內心自成汪洋大海,絕不會因為一顆沙礫而改變自己應有的格局,用寬容之心,容生活中的瑣碎之事,容天下難容之事。
大道之行,不責於人,這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智慧。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