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的雨,兒時的秋

今年的國慶假期,預報八天有雨,又到了秋雨連綿的季節。

早上出門,發現雨已經下過了一場,地面上濕漉漉的,夾雜著秋天特有的涼意,顯得格外清新。馬路被雨水浸濕後,顏色顯得更深了,點綴著一片片枯黃的落葉,一切都提示著,城市的秋天來了。

經過車棚時,雨又下起來了,打在車棚的塑料頂上滴滴噠噠的,聲音清晰而明亮,混合著落在馬路上、草坪上的沙沙聲,組成一首秋雨的交響樂。我停下腳步,靜靜的聽著,生出一種久違的感覺。

觸景,可以生情。特殊的聲音,也可以瞬間拉走人的思緒。

小時候,每當下雨,天總是顯得有點暗。為了省點電,我會搬著一大一小兩個凳子到放工具的雨棚下寫作業。雨棚有兩面都是敞開的,顯得格外的透亮。

寫完作業,我會習慣性坐在那裡聽會雨。農村搭雨棚,都是比較隨性的,有什麼材料就用什麼材料。棚頂上什麼都有,塑料布、模板、氈片。當雨落在雨棚上,打在樹葉上,從房檐落下滴在母親接水的盆中,各種混雜起來的聲音更好聽。我就那樣靜靜的待著、聽著、看著。看棚檐上的雨滴連成一條線,落到地面上匯成一條小水流,彎彎的向院子流去。

撕一張紙,疊一條船,放上去,看它順流而走,又被雨水打翻。就這樣,我靜靜的享受著自己的時光。

院子里,唯有那幾隻雞卧在架上,偏著頭,獃獃地看著這邊,看著我兒時的秋天。


圖:2015年夏季,兒子在老家院子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