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是一個演員,有人順從自己,有人取悅他人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生活中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個好演員,在不同的場景,扮演著自己的角色,履行著自己的職責,肩負著屬於自己的責任。有的人的表演近乎本色出演,不去做過多的挑戰,而是嘗試將真正的自己展現給他人,並嘗試獲得觀眾的共鳴和肯定。有些人的表演則是以觀眾為導向,觀眾喜歡看什麼就演什麼,觀眾覺得什麼好,就去無限地迎合。這其實就是人生活著的兩種狀態。要麼為自己活著,要麼為他人活著。沒有對和錯,只有適合不適合。

順從自己的活法。在當今的社會其實比較難。如果個人家境殷實,有著深厚的背景,倒是可以相對輕鬆。然而如果只是單純為自己而活,順從自己,其實需要一顆比較大的心。排除外界的干擾,一心做自己的事情。現實生活中,很難完全地去順從自己而去做事情,畢竟一個人活在集體中,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順從自己的活法,需要耐得住壓力,頂得住世俗的眼光和不理解。順從自己活,有時容易發掘到自己的潛力,一心只為自己所喜歡的事情活著,全身心投入到熱愛的事物上。自然會有超越常人的成就。但代價可能就是在自己未取得成就前,成績未得到認可前,生活會十分窘迫。甚至面臨風餐露宿,食不果腹的情況。

回想下那些成功的畫家、音樂家、作家、甚至科學家,在其成名前,被世人定義為瘋子、傻子、窩囊廢;親戚朋友看不起,家人也總感到失望。其實就是因為這種順從自己的生活方式違背了常人的看法,成為了眾人眼中的異類。這大概也就是為什麼一個「慫」字的來歷吧。從了心,便被世人認為是慫。其實順從自己的活法只是因為與大眾的觀點相違背,本身並沒有對和錯。很多人在功成名就,或是年老退休時,也選擇了順從自己的活法,其實也是一種豁達的生活態度。

至於為取悅他人而活。目前絕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活法。我們總是奉行著迎合社會的規則,遵守職場的準則,信守人生的承諾等等。這些看得見的,看不見的條條框框,每天都指引著我們生活,讓我以這樣那樣的方式融入集體的生活,在集體中創造價值。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生活中,練就了各種技能,能在憤怒中隨時擠出笑容,能在笑聲中表達自己的不滿,能夠見人說鬼話,也能見鬼說人話。當我們所做的一切,取悅了觀眾,也便為自己的生活創造了更好的生活。

無論是順從自己,為自己而活,還是取悅他人,為他人而活,均是一種生活狀態和態度。最終選擇怎樣地活著,取決於自己的心態和態度。只有合不合適,沒有正不正確。各位讀者,您是如何生活的呢?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

我是尼克凡人,每天帶您讀懂生活,感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