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心靈的投射。
有一顆什麼樣的心靈,就會邂逅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如果內心陽光、生動、柔軟,那世界也會對你溫柔以待。
人生海海,我們要修鍊一顆強大的內心。以豁達穿風雨,以趣味生情味,以善良渡己身,把自己活成一束光。
用豁達穿風雨
《演講與哲學》說:
人生就像一條曲線,有高峰有低谷,有春風得意也有落魄十分。每個衝出低谷,直達高峰的人,都有他們的「低谷哲學」。
人生不是一馬平川,生活不是斑斕童話,我們難免會遭遇荊棘坎坷,墜入低谷深潭。這時,需要以豁達的心態超脫苦難,用超拔的精神重新審視生活。
蘇軾前半生順風順水,聲名顯著,錦衣玉食。人到中年,猝不及防的「烏台詩案」,讓他從一個峨冠博帶的士大夫,變成尊嚴掃地的階下囚。
出獄後,蘇軾被貶謫黃州。
親朋好友不再來往,地方官員時時監視。孤身遠行,如履薄冰,凄涼無盡。
他沒有在苦難里沉淪。他放下對名利的追逐,順應命運的安排。以黃州壯闊的山水,重塑自己的文化人格。
在風雨交加之中,他手執藜杖,頭頂風雨,洒然前行。他朗聲吟唱: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人生縱然有再多的風雨,都無所畏懼。以從容淡泊的心態,超脫於人世間的名利得失。不管身處任何環境,都可以安頓自己的身心。
狂風在你耳邊呼嘯時,你只當是微風拂面。暴雨在你眼前傾瀉時,你只當是屋檐滴水。閃電在你頭頂肆虐時,你只當是螢火流逝。
心大了,事情就小了。
人豁達了,種種不幸就被超越了。
用趣味生情味
幸福在於趣味,並非事物本身。我們幸福在於我們擁有自己的所愛,而不在於我們擁有別人覺得可愛的東西。
擁有趣味,我們才能對抗生活的枯燥和平淡。讓生活得以精彩,讓生命得以陶醉,讓人生變得生動而美好。
老舍說:「生活是一種律動,須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趣味就在這變而不猛的曲折里,微微暗些,再明起來,則暗得有趣,而明乃更明。」
有趣的人,活得愜意,過得瀟洒。常懷一顆歡喜心,把自己活成最好的樣子。
蘇軾曾和好朋友劉貢父說,自己在準備應試時,每天吃三白飯,即一碗白米飯,一撮白鹽,一碟白蘿蔔。劉貢父大笑。
幾天後,劉貢父發帖請蘇軾到家吃皛飯。蘇軾想皛飯名字怪異,一定不同凡響,於是欣然赴宴。等飯菜上齊後,蘇軾發現桌上只有白飯,白鹽,白蘿蔔,恍然大悟,原來皛飯就是自己提到過的三白飯。
臨走前,蘇軾對劉貢父說,明日邀請你我們家吃毳飯。劉貢父不明所以,赴宴之後,見桌上空空如也,就向蘇軾詢問原因。蘇軾笑道,毳飯者,毛(沒有)白米飯,毛白鹽,毛白蘿蔔。
趣味是生活的調料。趣味十足的人,生活鮮活靈動,精彩紛呈。時時處處都能擷取生命的樂趣,讓人生曼妙無窮。
用趣味生情味,沖淡生活的苦味。
因為有趣,人生會更快樂,更輕鬆。
用善良渡己身
天道好還,因果不虛。日行一善,終獲福報。
行善,是自渡渡人最好的方式。
蘇軾的一生,無論走到哪裡,遭遇什麼,都不忘善待他人。
他任徐州知州時,大河決堤,洪水泛濫,淹沒房屋無數。蘇軾把自己的住所建在危險的河堤之上,紮根災區,抗洪搶險。面對慌張奔逃的百姓,蘇軾說,有我在,絕不會讓大家衣食無著。於是百姓們和蘇軾一起,凝心聚力,戰勝災情。
任杭州通判時,他在西湖建設堤壩,改善周邊水利狀況,被世人稱為「蘇堤」。
烏台詩案後,蘇軾的人生墜入低谷。哪怕自己缺衣少食,生活窘迫,他仍然出資幫助歉收的老農走出困境,給落後的當地百姓修建學堂,教授文化。
每當蘇軾離開一個地方,當地百姓都會牽衣遮道,流淚不止,不忍蘇軾離去。
古人說:「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蘇軾竭盡所能善待百姓,百姓也給蘇軾很多溫暖。如他送上一些小禮物,幫他墾荒種地,獻上自家釀製的一壇酒。這些舉動,像一束光,照亮了蘇軾的低谷。
百姓的認可,是為官者最大的價值。人民的讚譽,是寫作者最高的豐碑。蘇軾不管做官員,還是做文人,都以他的善良,溫暖了別人,成就了自己。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善良,自然能收穫善果。你只管行善,福報已在路上。
結語
林清玄說:「以清凈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修鍊好自己的心,改變自己的人生態度,才能更好地應對世界,成全自己。
修一顆豁達之心,懂得人生不過如此,凡事都不值得耿耿於懷。
修一顆趣味之心,讓生活時時有歡喜,讓生命自在而愜意。
修一顆善良之心,當你向他人源源不斷地輸出善良,上天自會饋贈給你福報。
人生實苦,唯有自渡。只要你足夠豁達,足夠有趣,足夠善良,這一生一定能熠熠生輝,生動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