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失去雙手已經是事實,唯一能做的就是證明自己」

墨分五色 寫意人生」

這是何子龍社交平台上的個人簡介

在龍華區觀湖街道大和村的明誠書房裡,有一間何子龍工作室,主人翁是34歲的何子龍。他自幼失去雙臂,卻從不向命運低頭,一路憑藉頑強鬥志不屈不撓,以口「握」筆,成就了自己的「寫意人生」。

知識改變命運

實現走出大山的夢

六歲那年,老家在浙江麗水農村的何子龍不慎碰到變壓器失去了雙臂。如今何子龍回憶起來,或許正因為年紀小,並不懂得失去雙臂會給自己的人生帶來什麼,那時候的痛楚也相對少了許多。正是這份「沒心沒肺」,反而讓何子龍的童年顯得並不那麼特殊,依舊和村裡的夥伴們打成一片,這也為樂觀的心態起了個好頭。

到了該入學的年齡,何子龍發現平日里一起玩耍的小夥伴都上學了。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失去雙臂帶來的不一樣。他偷偷跑到教室聽老師上課,想像自己有一天也能坐在教室里。

可對於家境並不富裕的何子龍來說,上學顯得難上加難。家人們一度認為,將上學的費用存起來供今後何子龍生活,可能遠比上學來得更實在些。

「知識改變命運。」

對於何子龍而言

這是唯一支撐自己讀書的信念

「對於大山裡的孩子

特別是失去雙臂的自己來說,

只有讀書才能走出去,

才能改變命運。」

何子龍十分堅定

好強的何子龍努力證明自己並不特殊,用實際行動回應每一個質疑。村裡人認為自己無法干農活,何子龍便用脖子挑起擔子、上山背柴下田插秧,只要是力所能及的農活都做個遍;身邊人擔心自己寫不了字,何子龍便每天壓腿劈叉練習柔韌性,一開始吃一頓飯下來都要滿頭大汗。

從在鄉里上小學

直到走出大山到江西上大學

何子龍一路實現自己最初的夢想

書法點亮人生

實現自食其力的夢

生活可以自理嗎?

沒有手怎麼吃飯?

……

身邊的人難免會拋出許多疑問

而這些在別人眼裡的「問題」

對於何子龍來說

全都不是「問題」

「既然自己失去雙手已經是改變不了的事實,

就不去理會別人怎麼說,

唯一能做的就是證明自己。」

一路走來

何子龍從不向現實低頭

四年級的一次比賽,成了何子龍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常識老師將班上字寫得好的學生組成了興趣班,何子龍的鋼筆字作品在學校獲了獎後,老師開始教何子龍學毛筆,並在縣少兒書畫大賽中獲得了特等獎。也是那一次獲獎之後,何子龍明顯察覺身邊的人看自己的眼光不一樣了,何子龍再一次證明了自己:「我和大家一樣,是可以的。」

一開始用腳夾著毛筆寫字不靈活,何子龍就用「口書」的方式寫毛筆字。「難度很大。」何子龍回憶道,「筆桿很長,但筆尖又是軟的,力度不好掌握。反覆琢磨練習,由於長時間書寫,牙齒差點脫落了,嘴上也磨出了血泡。」

對何子龍而言

失去雙臂後的自己

就像一座飄搖的孤島

是書法讓自己在黑暗中

看到了一絲亮光

11歲那年,何子龍拜師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汪永江,更堅定了書法這條路。那時候網路還不夠發達,何子龍靠著書信和老師進行交流,得到了專業的指導。刻苦的何子龍時常在家練字,一練就是一天,天黑了就到家門口的路燈下,迎著光練字。人來人往中,路人的讚美和鼓勵也給自己增添了許多信心。

「口書」從興趣到謀生

何子龍經歷了第二次轉折

大學畢業後,一位愛心企業家請何子龍到自己的酒店做報刊編輯。企業家認識不少書畫家,何子龍因此得到許多老師指點。有一天,他遇到一位同樣失去雙臂卻依靠「口書」自力更生的老師,在對方身上,何子龍一下子找到了向。「原來用口寫字也可以自食其力,也可以生活得很好。」2014年,他決定辭職,回家專心練習書法。

搭建平台

追逐更大價值的夢

一邊練習書法,一邊開始直播,何子龍經歷了最初直播間一個人都沒有的窘境。即便一個觀眾都沒有,何子龍仍然堅持播完。這對何子龍而言,就好比自己從不會寫書法,到口寫書法,「沒有一件事能輕易成功,都需要一個過程,只有不斷堅持,才能實現從沒有到有。」正因為何子龍的堅持,奇蹟真的出現了。

如今,三條視頻播放量破億

其中單條口書視頻播放量超3億

點贊超1200萬,總播放量超7.2億

他的勵志人生

也打動了越來越多的網友

今年3月,在龍華區殘疾人服務協會相關負責人的推薦下,何子龍來到大和村,決定將工作室落戶在明誠書房。在這裡,他可以免費使用場地進行創作和直播。

儘管到龍華生活工作才半年多,但何子龍已經愛上了這裡的一切。何子龍稱這裡是自己的第二個故鄉。他直言,大和村裡的白牆黑瓦讓自己一下子想起了老家,相比高樓大廈,鬧市中的這一片「靜土」更適合創作。這裡的一切都生機勃勃,它們將賦予自己的作品更多生命力。「無奮鬥、不龍華」的口號也激勵著每一個人奮鬥不歇。

在龍華的這些日子

何子龍堅持閱讀書寫

專註書畫領域

利用直播幫助殘障人士就業創業

參加演說、聯絡資源、推薦引見、搭建平台

這些都得益於

龍華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

民政局(殘聯)的支持

如今,何子龍有了更多新的想法

他計划走進社區、學校

通過書法傳播優秀傳統文化

同時,打造一個藝術家創作基地

搭建起殘健書畫家相互交流的平台

讓自己的力量輻射更多的殘疾人

讓更多優秀作品被看到

承載更多的藝術夢

| 龍華新聞(記者 徐蔚昕 陳建華)央視新聞(公眾號)

| 廖琬均

校對| 楊維易

審核| 李世釗

| 深圳市龍華區融媒體中心

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轉載請註明以上信息

深圳龍華:責令問題配餐公司停止所有供餐業務,開展全區校園配餐排查整治

深圳龍華:對陶羽羽毛球主題館立案調查,依法依規嚴肅查處

國慶出行政策來啦!這類人員需24小時內開展1次核酸檢測【龍華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