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一是在榮譽和誇獎面前能夠保持初心,穩定且持續的優秀;二是甘願卧薪嘗膽,等待厚積薄發、一鳴驚人時機的人。
這些都是常人眼中優秀的人。他們往往都集多個良好習慣於一身,能夠通過自我調節將外界的干擾降到最低,並朝著自己的目標堅定向前。想要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培養良好習慣是必經之路。
今天帶來3個優秀的人共有的好習慣,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向他們靠攏,同時成為更好的自己。
1
勞逸結合,拒絕無用功
有幸讀過幾本關於精力管理的書,發現普遍存在於普通人身上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懂得勞逸結合的重要性。總是在過度工作後選擇報復性的長時間休養,找回狀態後重新陷入循環。實際上,適當的休息就像是充電,同時清理累積的疲憊。
當一個人的精力耗盡時,繼續工作不僅效果極差,而且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久而久之,必然會出現不可逆的損傷。這就是為什麼猶太人會有安息日,為了保證正常的生活節奏,在安息日這一天他們都會選擇拒絕工作,選擇一些放鬆身心的活動來確保有一個良好的狀態迎接接下來的工作。
精力管理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而主動休息又是精力管理中的重要能力。
2
擅用手機,不做低頭族
現在的智能手機都有一項類似於統計「屏幕使用時間」的功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過自己每天要用多久手機呢?相信大多數人都超過5小時,甚至更多。如果點進這個功能,還會有手機拿起次數的統計。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這兩個數據都會為之震驚,「我每天花了這麼多時間玩手機?」「我每天平均10分鐘就會拿起手機?」
這組讓人心驚的數據意味著我們離開手機的時間寥寥無幾,導致我們的專註力也因為不時拿起手機而難以集中,還會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工作效率低下、熬夜、精神不振等等。
這樣看來,玩手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壞習慣。適量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擺脫對手機的依賴已經迫在眉睫。那麼究竟該如何改掉這個壞習慣呢?
首先反思自身為什麼會長時間玩手機。工作間歇想要放鬆一下?發了朋友圈看看有沒有評論?或者刷微博、看八卦?大部分使用手機的時間對我們個人的發展和提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更多的是一種消磨時間的選擇,地鐵上、餐廳里、睡覺前等等時間段都是如此。
所以我們需要自制力,需要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不在錯誤的時間裡玩手機,盡量不瀏覽毫無營養且容易上癮的信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正確的時候遠離手機,全身心專註於一件事。
其次需要找到相應的替代品。比如工作時可以用電腦代替手機交流工作和看時間,長時間工作後可以接杯水,活動一下身體。讓自己在空閑時間忘記手機,找到其他的放鬆方法。
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完全不玩手機也是不切實際的,所以我們需要給自己制定一個標準,將玩手機的時間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如果哪一天超標了,也可以有一些小懲罰讓自己引以為戒。
當你成功後會發現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對自己的生活有了一種掌控感,因為手機而產生的焦慮也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3
保持閱讀,遠離「三分鐘熱度」
閱讀是毋庸置疑的好習慣,但閱讀的方式卻不一定。有些人的閱讀方式極其不穩定,讀書的時候會忘記一切,十分專註,但可能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都不會再翻開書本。這就會導致讀書的數量和質量都受到影響。
真正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長期的、穩定的,以同樣的頻率做同樣的事情。比如每天固定讀100頁,而不是十天不讀,然後一天讀1000頁。因為每天讀100頁是一個容易完成的目標,但一天讀1000頁就不那麼輕鬆了。一旦養成習慣後,如果突然哪一天沒有閱讀的條件,你還會感到不自在。
習慣往往比爆發更有力量。尤其是閱讀這種長期收益的事情,它會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一個人。
結語
改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會讓我們擁有更強大的自制力,也更懂得如何實現自我管理,它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起先是我們造就習慣,後來是習慣造就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