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每個人幾乎都有因為某件事和小夥伴爭得面紅耳赤的時候,然後委委屈屈找到父母,非要父母判斷出一個是非對錯。
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似乎沒有當初那麼較真兒了,和朋友的相處過程中,我們懂得表達自己的觀點,當發生分歧時,也懂得理解他人的立場。
不爭辯,不糾纏,不較勁,這應該就是歲月帶給我們的成長,也是成熟帶給我們的豁達。
成年人的世界,需要不爭辯的底氣
卡耐基說過:
「在爭論中獲勝的唯一方式,就是避免爭論。」
人和人的認知一旦不在同一層面,再多的爭辯都是一場無謂的消耗。
就像在辯論圈,流傳的一個叫做「分歧倍增」的定律:如果雙方觀點有分歧,那麼,每一次爭論之後,分歧都將倍增。
因為要想說服對方,雙方發言時,就會再次為自己的觀點,尋找佐證。所以,越是爭論,就會越堅信自己的觀點。
而不爭辯從來不是懦弱,也不是逼自己去認同對方的思維。而是一種尊重不同觀念存在的格局,是為人處世看透不說透的涵養。
那麼,在不涉及到原則性問題時,不必去辯證。與其費盡心力去解釋,去論對錯,不妨多做退讓。
畢竟日常生活中,觀點不同,實屬常態,我們只是站在了「盲人摸象」的不同角度。如果一味去爭辯,到最後也只能落得和朋友不歡而散,於自己浪費時間的結果。
成年人的世界,需要不糾纏的勇氣
有句話說:
「成熟的一個標誌,就是不再急著與人爭辯自己的看法,逐漸明白,不是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成長大概就是,以前被人誤解或看法不一樣時,恨不得揪住對方衣領說個三天三夜。
現在不了,如果你不能理解,那我就掉頭而走。」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會被誤解,被誤會。你永遠不知道,自己在別人嘴裡有多少個版本。如果總是在解釋,那這輩子又有多少時間和精力可以浪費呢?
不在意他人的目光,不逞一時口舌之快,率先轉身離去的那個人,往往需要更多的勇氣,內心也更為強大。
管好自己的嘴,過好自己的人生,才是當下最重要的事情。
古人說:「風流不在談鋒勝,袖手無言味最長。」
比起爭論,沉默是一種更持久的力量。與其改變他人的想法,不如靜觀其變,當你們的思想達到一樣的層次,所有的誤會都會迎刃而解。
此刻,留出時間來提升自我,才是最聰明的做法。
《阿甘正傳》里說:
「人生是一個不斷剔除的過程,慢慢知道重要的東西是什麼,不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放下那些不必要的爭論,無意義的糾纏,你才能輕裝前行,奔赴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