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被金錢打敗的人,我們都是籠罩在這個金錢堆積的世界裡

這個世界是用金錢堆積起來的世界,處處都是金錢的誘惑和金錢的利益。不過,我覺得這樣蠻好。富人,用金錢去享受生活,窮人,靠這樣的動力和壓力來驅使自己去賺錢。不都說了么,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來來往往皆為利。

有個我們上海獨角戲的段子,毛猛達沈榮海演的,說的是老年人跟不上時代潮流了,別人約他去種草,結果他帶上工具以為種莊稼那樣。實際上嘛,自然就是現在火爆的另一個形式的」種草「。可見,」種草「都成了一個社會現象,成了我們生活里的一部分了,它在滲透也在影響著我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說它改變我們的生活好像有點過了,但是,若說影響,這影響力還真的不小。就像我,從反感,拒絕,接受,喜歡,像我這樣的老頑固都被他點化俘虜了,總歸是有它的道理和魅力的。

我之前對這樣的」種草「很是反感,一屑不顧。本來,我打開網頁,只想好好看看網頁內容,就這麼簡單,你給我看網頁就得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這網頁的味道就變了,變得越來越商業,變得越來越銅臭味,隔著屏幕都能聞到銅臭味了,時不時地跳出來的廣告和提示,有些還是強制性的,實在是煩。你文章就是文章,視頻就是視頻,可好,都不需要隱性廣告,都不需要軟插入了,在文章里,在視頻里,都是赤裸裸地介紹起貨品來了,說得花好稻好,可不就是」電視直銷「的升級版么。我對這樣的推介,非常反感,老王賣瓜,哪會不誇自己的瓜好的,這幫子人文章寫得起勁,在視頻里叫喊得起勁,可不就是在鼓動」家人們「掏腰包下單么?我才不會信,而且我還很不明白,怎麼會有那麼多的人就信了呢,就真的掏了腰包,做了」家人「。

尤其是,各大平台上,充斥著各種寫作培訓班,賣課程,教你怎麼」寫作「,就算是正規的大平台,也有自己的」官方課程「,我也經常收到這樣的」入學邀請「。我也看過一點培訓課程,這是哪門子的」寫作「啊,簡直是有辱」寫作「這兩個字,這不就是寫廣告么,和文學有啥關係呢,這樣的畢業生出來了,就是寫廣告文賣貨。寫作本就是個人的思想記錄和意識流露,這樣的寫作班,出來的都是八股文一般的框架文章,哪有啥欣賞性。他們把這樣的寫作叫做」種草「。

就算我再怎麼反感這樣的」種草「,它還是這麼飛速地瘋狂地發展了,爆裂一般地擴散,以至於我也被它收服了,我也種下了我的第一棵草,我也成了這些種草大軍中的一員。

是因為無意間在某平台看到了一篇種草文章,赤裸裸地推介某件貨品,文筆優美,和那些框架文不同,讓我感覺到了文學性,而且還讓我感覺到了作者的誠實和善良,因為他在文章里說了貨品的缺點和不適合的人群。即便是種草文章賣貨的,可是真誠不也同樣重要麼?我就是被這樣的真誠打動的,都讓我有了下單購買的衝動的了。我之所以接受了這些種草文章和視頻,是因為它能告訴我想要知道的答案,我需要它們,好像一點也不複雜,就是這麼簡單。

某平台也在號召作者寫種草文章,有獎勵的,我也投身其中,變成了貨品推銷者,成了不折不扣的」種草「,尤其是平台給了我現金獎勵,讓我感受到,原來,種草是可以賺錢的,平台給我獎勵,若是我鏈接的貨品賣出去,我還能拿提成。這是多麼舒服的事情啊。難怪會有那麼多種草的人,就是一份正兒八經的工作,運營得好,收入還不菲,那既然還有一點寫作基礎的,投身做」種草人「賺錢,何樂不為呢?我自己,可不就是這麼轉變過來的么,因為我寫種草文章可以賺錢啊,我就是被金錢打敗的,我覺得蠻好。

其實,我這樣的」種草「作者拿到的錢,只是一個小頭,更大的利潤自然是賣家和平台,作者不過是一個中介的作用。買家、賣家、中介、平台。幾方得益,皆大歡喜。各大互聯網平台圍繞著這門生意明搶暗鬥,它還能不香?如此這般能為平台帶來巨大利潤的種草,平台會甘願拱手相讓?我是被金錢打敗的人,平台何嘗不是呢?我們都是籠罩在這個金錢堆積的世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