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副畫面、一段段心情、一場場角色演變,變幻出不同人生

李叔同曾說:「凡是你想控制的,其實都控制了你,當你什麼都不要的時候,天地都是你的,大道至簡,無欲則剛,無為則無所不為。」

陪伴孩子寫作業,他一會兒筆斷了、橡皮不好用,一會兒肚子疼,這磨蹭勁是否如陣陣烏雲向你撲來;工作中領導的一個眼神、一句話、一個微笑,是否都牽動著你的思緒萬千;股市飄紅泛綠,時不時激起你小心臟的海浪滾滾……

細想我們的生活,不就是這一副副畫面、一段段心情、一場場角色演變,串聯起的一個個普通的日子嗎?憂愁、煩惱、喜悅和悲傷是如何填滿過往雲煙,是什麼牽動著我們的心緒?難道我們真的願意由它來主宰自己的人生嗎?

近日,又驚聞社區里一位年輕人跳樓自殺,他又是被什麼裹挾,毅然決然地結束自己的生命呢?

奔波在塵世中的人們,或許睜眼就是張張待付的賬單、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無法理清的各種矛盾,直至最後那根稻草,壓垮我們的希望。

然而,生活在天地之間,父母給予我們生命,天地滋養我們身體,國家保護社會穩定,老師教導我們成長,書籍啟發我們智慧,自己真正需要其實並不多。「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如此簡陋的生活,對於顏回已是快樂。

所以,有足夠的金錢就一定高枕無憂了嗎?15世紀葡萄牙、西班牙對於美洲大陸的財富攫取,黃金白銀不計其數地帶回本國,不僅沒有給他們帶來長久的快樂,只是增長了國家的貪婪與怠惰,喪失了自身的經濟動力,更加速了國家的衰敗。一個國家、一個家庭、乃至個人,何嘗不是如此?

有顯赫的地位就一定名垂千史了嗎?中國上下五千年,能讓我們記得的有多少皇帝和宰相呢?

確實很多道理我們都懂,但在實際生活中總會延續原先的慣性思維,那就需要在生活中磨鍊,時刻地覺察、覺醒和修正。執念時時放,慧劍刻刻起。

讓我們放下望子成龍的期盼,放下頭條爆款文的執著,放下青春永駐的自欺。讓我們的心如清澈跳躍的山澗溪水,活潑爽朗;如蟬鳴高暄的炎炎夏日,徐徐涼風吹拂而來,心中永遠充滿感恩與知足。

願我們不負韶華、只爭朝夕,慧劍斬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