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就是從生活中體悟到的清明


文‬|挹洗俏月‬



有人以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才能快樂;

有人以為享受吃喝玩樂、佩戴羅綺珠翠、保持玉貌身頎才是快樂;

有人以為豐衣足食、名利雙收,就是快樂......

但是,這些都有消失的一天,真正的快樂究竟從哪裡來呢?

當只有一種價值觀成為普世的價值觀時,那麼社會結構就會缺乏一種活力,缺乏認可自己獨特性的理念。

正是由於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才造就了五彩斑斕的世界,某一群體的價值觀也不應該更不能成為整個社會唯一被認可的價值觀。

星雲法師說,「快樂從尊重來,在相互尊重包容中,生命中增添許多善因妙緣,人生自然也能增添快樂自在。

快樂從服務中來,為他人奉獻不僅為人間帶來溫暖,也為自己增添生命的價值。凡事以服務為出發點,但求他人利益,必能從中獲得快樂。

快樂從勤勞中來,因為勤勞,事務能達成;因為勤勞,為人必厚實;因為勤勞,人生能積極樂觀。做事若肯勤勞,快樂必定常伴左右。」

往前走越發覺人若能把自己的三餐四季照顧好就非常不容易了,所以勤勞對於有規律作息的人來說就是獎賞,更是讓人能在這物慾橫流的世界中保持著一份恬淡安寧。

有人追求物質滿足,有人追求精神豐盈,然而外在的總易變質,痛苦就會接踵而來。

真正的快樂,應是精神上的充實,從尊重他人,服務大眾中獲得;從勤勞奮起,遇對境善轉化中體悟。這樣,快樂就容易根植內心,自在喜樂。


我是挹洗俏月,這是今天的閱讀分享,祝您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