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你的選擇

昨天,廣州這裡來了一場暴風雨。

暴風雨好嗎?

暴風雨把很多東西都摧毀了。

但是,我發現,暴風雨過後,空氣格外的清新,草木愈加蔥蘢,整個世界都被清洗得乾乾淨淨,煥然一新,整個自然界都散發出生機勃勃的氣息。

或者,暴風雨的作用,用摧枯拉朽形容更貼切吧。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大自然總是在不斷地毀滅又重生。

人生也是如此。

沒有低谷,哪有高潮;沒有挫折,哪有成長;沒有磨難,哪來成熟;沒有失敗,哪來反思;沒有痛苦,哪來發憤;沒有自律,哪來自由。

沒有失戀,沒有背叛,沒有欺騙,沒有痛心,沒有絕望,哪裡能理解真愛。

沒有失敗,沒有貧困,沒有絕望,沒有心痛,沒有看透,哪裡能理解成功。

失去了以後才能夠理解擁有的重要,經歷過貧窮才能夠理解賺錢的重要,落魄的時候才能夠理解努力的重要。

錯過了就錯過了,怨天尤人也沒有用,最理智的方法就是去接受它。

你現在的處境就是你以前所做的所有選擇的結果。你就是你的選擇。

後悔也沒有用,遺憾也於事無補,接受自己的過去,把握現在,創造未來。

一個人只要醒悟了,任何時候努力都不晚。這不是安慰之詞,這是實話。

楊本芬60歲才開始練習寫作,80歲才出版了第一本書,摩西奶奶80歲才開始畫畫,你再晚還晚得過她們嗎?

再說了,人生沒有最優答案。

年少成名未必比大器晚成更好。

說「出名要趁早」這句話的人是張愛玲,她20歲就成名上海灘,絕對是年少成名的代表人物,然而她人生過得並不幸福。第一次婚姻,她先是做一個渣男的小三,然後渣男和妻子離婚娶了她,後來這個渣男投靠了汪精衛做了漢奸,後來她丈夫又喜歡上了一個更年輕的護士拋棄了她。我感覺這就是報應,她可以做小三代替別人,難道就不知道別人也可以做小三代替她嗎?一個男人既然可以為了你和他妻子離婚,那他一定也可以為了另外一個女人和你離婚,你既然選擇喜歡一個道德敗壞的人,那你就應該承擔這種後果。

張愛玲36歲的時候,又被一個65歲的美國花花公子賴雅打動了,嫁給了他。懷孕後的張愛玲,因為賴雅無錢也無精力養育孩子,選擇了流產。第二次結婚後的張愛玲,成了年邁多病的丈夫的保姆,照顧了他11年,直到他去世,始終生活困頓。此後,張愛玲一個人獨居,很少和親戚朋友聯繫,最後一個人孤苦伶仃死在了美國的一個廉價公寓。

張愛玲的一生,驗證了那句話:一個人是他所有選擇的結果。一個人既然選擇了只顧愛情不顧他人,只顧愛情不顧國家,那他自然也會被他人和國家拋棄。

文學沒有國界,但是文學家有自己的祖國。

民國時期,魯迅和張愛玲是文學界的兩座高山。魯迅一生都是為了國家和民族而奮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以筆為武器戰鬥一生,被譽為「民族魂」。而張愛玲一生都是只顧自己和自己的愛情,侵略戰爭在她眼中也只不過是愛情小說的一個背景而已,所以她也只能在異國他鄉的公寓中孤獨終老。

選擇了什麼,你就會得到什麼。你就是你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