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不知多少年過去了,鏡中驚現鬢角已成霜。早已不是幾根白髮了,感慨於時光的無情,昨日的目標已經忘記,褪去了往日的激情。最為悲切的是明知道如今的空耗生命,卻又只能聽之任之。古人云:哀莫大於心死,如今方才心有戚戚焉。
前些時候偶遇一舊時的鄰居,這位鄰居是父親的戰友,也算是多年的故人。只見他也如同大多數的老人一般,忙碌的照顧著自己的孫輩。上前問候了一聲,和他攀談了幾句,家長里短倒的,看起來老爺子過得挺充實。回來後想想,不禁感慨萬千。
這位長輩年輕時屬不安分的人,主要是在男女關係上。記得有次說是去外地治病,他愛人不放心,追了過去,果然發現他與另一女性在一起,於是大鬧一場。林林總總的,事情不少,就不再多說了。終於有一天,他愛人腦溢血不治,這大概和他脫不了干係。從此之後,他就如同那離籠的狡兔,縱情地歡愉開了,據說換了好些個女人,反正是快活的不得了。
不到兩年,禍事來了。他有一兒一女,都已成婚。一天晚上,兒子不幸車禍身亡。我們是發小,得知消息後心裡很難過。我當時不知道他會怎麼樣,待見了面,感覺他好像一下子老了很多,人顯得十分的憔悴,看來兒子的死對他打擊還是非常大的。回想起之前發小在母親死後,因為財物的問題時常回來和他發生爭執(發小的母親開了個理髮店,幹了幾十年攢下了不少錢)。當時我就想這老爺子實在是太寡情了,為了女人自己的孩子都不顧了。如今這事之後,一下子蒼老了許多,看來孰輕孰重他還是有數的,只是當時不能剋制自己的私慾罷了。現在的他,那些個女人都離他而去了,他也收了心,一心一意的幫著女兒帶孩子,忙的也是不亦樂乎。看到他如今的狀態,我也挺替他高興。
現在我再來想想,人到中年之所以百事哀,不就是夢已滅,心已死嗎。但人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哪有人人順意的。人只要在該幹什麼的時候就幹什麼,干好什麼就可以了。不要在該奮鬥的時候平躺,在該盡責的時候躲避就可以了。就算是走了彎路,像上面說的那個鄰居一樣,最後還是可以接受的。人生其實就是一場修行,盡心儘力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