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們誕生於這個世界開始,我們的每一刻都對這個世界有意義。哪怕我們一無所有,但出生的那一聲啼哭,就給父母親人帶來了笑語,詮釋了一個生命的真諦。
每個人一生的時間都是很有限的,那怕些聖人的一生,也沒來沒有例外,他們有的一生甚至很短,但他們卻拓寬了生命的寬度。
當他們離開這個人世的時候,他們生命的價值卻沒有因他們的離去而消亡。他們給世界留下了一筆可供未來世代享用的遺產。
活過一生,我們忠於自己,為世人服務,修得一個正果,愛過人,也被人愛過。我們珍惜愛過的人,也要重視愛我們的人。
這個世界有許多無名英雄,他們一生沒有任何作品,只用不為人知的方式來參與世界的進化工作。
他們為人類最高的利益而活,卻從來沒有想過揚名立萬,甚至根本沒試圖用「成功」證明自己,他們的人生路上,是一路到底的默默無聞。
誠實看待自己的生命。我們要學會反思自己,每一天、每一夜,每一時、每一刻,我們所做的事情都有意義,能使我們在心中微笑嗎?有沒有把大多數的時間花在幾乎毫無樂趣的事情上,刷手機、看視頻、玩遊戲,吃喝玩樂這些事,在當生命終了時,會不會希望自己曾經已另一種方式過活?當使命只剩下一個月的時間時,你會做些什麼改變?
檢視自己的內心深處。一直以來,我們快樂嗎?有什麼東西是覺得必須擁有才會快樂?是否確定擁有那樣東西之後,我們一定會快樂嗎?那樣就滿足了嗎?我們探查自己的內心深處,真正的了解自己。
真切正視自己心靈的價值。假設明天會突然失去了生命。在回顧自己的一生時,哪些時光會是我們最珍視的?會最想念活著時候的哪一部分?
生活的片段,有時是無盡的喜悅,有時是深沉的傷痛。然而不變的是,當全心全意於我們所處的那一時、那一事、那個當下,所經歷的便是一個深具意義、絕不枉費的剎那。
我們大多數人都無法全然專註於自己正在做的事,無法心無雜念地感受眼前時刻。 我們把絕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心不在焉上,以至於很難擁有真實的剎那,因為只有在你百分之百地經歷當下的那一瞬間,真實的剎那才能富有力量,才能完滿。
全神貫注能會使我們完全投入那一瞬間,它能把每一個尋常的經歷--飯後散步、晚間哄孩子人睡、擁抱自己的愛人,甚至單純地開車,承載自己的家人,都會轉變成一個個真實的剎那。
當我們全神貫注,就能毫無遺漏地去感受自己當下所處的環境和正在做的事,而不是麻木地讓眼前這介於過去和未來的瞬間,成為又一個即將逝去、將被遺忘的時刻。
太多時候,我們大多數人都受困於這個不健康的習慣:而一旦麻木地過日子,我們便錯過了所有真實的剎那。
用心迎接生命為我們展現的每一刻,全心全意活在當下。我們都在為明天而活,對當下所付出的時間則少之又少,想到當下的也微乎其微。
我們為未來計劃,為未來擔憂,然後不知不覺中,當生命走到了盡頭時才醒悟;我們一心一意計較已發生或希望到來的事,卻忘了享受當下的每一個片刻;我們都變成「為生活做準備」的專家,同時也變成「現在就充分享受活著」的低能兒;我們為事業做準備,忘了當下手中的事。假期未到,就開始為休假做準備、為周末做準備、忘了享受當下;我們為退休做準備--概括起來,我們其實是在為生命終了做準備。
如此擅長於為未來而活,問題就出在我們已養成了不活在當下的習慣,於是當那些期待已久的美好事物真正來臨-一假期、升遷、狂歡會......我們已經不知道該怎麼去享受了。面對這些引頸企盼了好久的美事,我們依舊會匆忙走過,彷彿只是一樁又一樁的麻煩事,我們迫不及待要把它解決掉,但事過境遷,又想不透自己為什麼還覺得失落,覺得不滿足,假期過後,卻又數不盡的空虛。
我們相信在擁有了某種經驗,或某種財富,或某種地位之後,我們就會快樂,而在這之前,快樂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努力工作,或任時間流逝,然後總有一天,我們所期待的快樂源頭就會降臨。 我們完成學業、減肥、創業或買房子,然後欣喜地等待快樂的到來--然而卻大失所望,我們或許會覺得滿足,卻失去了很多的快樂,此時體會到的快樂卻寥寥無幾。一切皆因我們忘了我們所經歷的每一個當下,記住當下每一刻,我們的生命才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