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左右逢源的人需要學點什麼?

圖片源自網路,侵刪

人活在世,不論你做了什麼、讀了多少書、去過多少地方、參加過多少聚會......目的不外乎希望增值自己、儲蓄人脈、人生未來道路順暢、小日子過的舒心、有朝一日出人頭地、向大眾展現自己的價值等。

所以我們活著就必須面對三種關係:親情、友情和愛情;不管處在哪一種「情」前,核心就是要付出「真心」,把每一個人當成自己人。

不論處在哪一種「情」前,免不了兩個字「相處」;與人相處,靠「感覺」,「感覺」來自人與人之間所傳遞出來的氣場,有人雖初次見面卻如許久未見的故人有聊不完的話題;而有人多次碰面卻始終無法同頻。

社交「無法同頻」原因不外乎兩點:

1.身份/層次不匹配:雖說人人平等,但人和人之間的「分層」還是有的,例如普通人和名媛闊少的圈子註定無法兼容,生活不同、教育不同、話題不同註定同頻不了。

2.身份/層次匹配:你釋放出的「氣場」細節讓別人不舒服,結果自然也無法同頻。

記住,人和人之間是相互的,你的社交目的也是社交場上每一個人的目的,你評估哪些人值得深交哪些人不可走近,別人也有同樣的心思,所以你的談吐、肢體動作、衣著打扮等都會作為是別人評估你的依據;要想左右逢源、成為人氣「雙面膠」,必須要注意幾件事:

與人交往,重在不能只考慮自己,要在乎他人的感受;自私的人,沒人願意去靠近,更沒人願與其深交,對大眾而言只想敬而遠之,誰都不喜歡。

古人云,看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和Ta吃頓飯就知道了。在飯桌上最好看出一個人的修養品行,所以在飯桌上有幾個點要注意:

坐位:看是誰請客,如果是你請客且席間沒有年長或身份高的人,那麼你可就坐於主賓位;如有年長或身份高者你應就坐於副主賓位。如是別人請客,那麼主賓位和副主賓位你不可隨便坐,除非主人特別邀請。

點菜:點菜時切忌「隨便」,因為你的「隨便」讓別人很為難,「隨便」的潛台詞是要點貴的還是便宜的?辣的還是清淡的?每個人口味不一樣,在點菜時應禮貌的接過菜單點1-2道菜後將菜單遞給下一個人;更切忌菜單抓在手上,點一堆自己喜歡吃的菜,你喜歡吃的別人未必也喜歡。

夾菜:在盤子里不斷的翻來翻去挑自己愛吃的菜,讓整桌人都要吃被你口水沾過的菜。喝湯也一樣,切不可用筷子伸進湯碗夾自己愛吃的湯料或者用自己的湯匙去湯碗里各種打撈。

筷子剔牙:遇到塞牙不舒服無法繼續吃飯,飯桌上都有牙籤,先暫停拿牙籤剔後繼續吃,切忌肆無忌憚的拿著筷子直接開始剔牙動作,且不說筷子那麼粗剔不剔的了牙,但動作會讓人沒有胃口;在參加大宴席,現場若沒有牙籤,應先忍住、求助服務員或借口去洗手間離開處理。

吧唧嘴:吃飯津津有味是好事,但各種發出聲音,就不大好了,影響別人的同時也讓自己的吃相減分。

人很難一心為別人,但也不能一心只為自己,你不尊重別人,沒人會尊重你。

圖片源自網路,侵刪

前段時間同學小聚,幾位10多年未見的同學在一海鮮大排檔吃飯,相談甚歡,席間大家頻頻舉杯為當年的友誼、為還能相聚的喜悅而乾杯。

談笑間輪流敬酒打通關,正當氣氛甚好時某同學邀約了當年的班花來了,幾位男同學紛紛招呼著班花,體貼的將菜單遞給班花加菜,班花看了幾眼菜單便隨口來了一句「這個地方的海鮮不咋地,我在學校讀博士那會跟著導師出去都是吃當地最好最貴的海鮮......」氣氛甚是尷尬;為了緩和尷尬,另一男同學舉杯敬酒,班花一看啤酒,一臉嫌棄道「我不愛啤酒,只喝紅酒,讀博士那會跟著導師都是喝紅酒,喝習慣了......」再次將氣氛推向了尷尬的境地......

最佩服一種人:進得了米其林餐廳也吃得慣路邊攤、開的起頂級跑車也坐的了自行車、享受住別墅也不嫌棄鄉村的茅草屋......明明有錢、有地位、高等學府出生卻一副平民百姓的樣子,低調不炫耀,完全沒有架子,讓人好親近。

朋友/同學請吃飯,無非想敘舊和你走近些,就算你不喜歡這個環境、不喜歡這個食物或酒水,既然選擇參局就要給足組局者面子,不能只考慮自己炫耀,完全不顧在場其他人的感受。

在這些場合能夠記得叫上你的人,其實在對方心裡你是有一定位置的,不要為了給自己的那點所謂「面子」加持,而把那群心裡有你的朋友硬生生地推開。

圖片源自網路,侵刪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你會的事情別人不一定會,這不代表別人就是傻子。想要通過詆毀別人而抬高自己,其實很難,真正有本事的人從來不是用詆毀而達到自己的目的,真正厲害的人是用自己的實力行動來發聲的。

所謂「大智若愚」,看似傻子未必就真的是傻,看似精明的人未必真精明。真正的高手不鋒芒,只有在關鍵時刻你才會看到Ta的實力。

越愚蠢的人,越自以為自己聰明;越無知的人越覺得別人都是傻子。

別人怎麼樣,不妄加評論,多看他人的長處,學習他人的長處,多花些心思關注自己提升自己才是關鍵。

除此之外,還需謹記「一諾千金」;常言道:「得黃金百兩,不如季布一諾」,在古代百兩黃金的財富抵不過季布的一句承諾;這是中華的傳統美德,從古流傳至今;「承諾」比金更貴,因此不要輕易給別人承諾,不論是大事還是小事如果承諾了就一定要兌現。

兩三年前,受同事之託做中間人幫同事促成了一個小單子,讓同事賺了幾千塊錢,錢到手興奮之餘,同事說要請吃飯以表謝意,當時小編婉拒,此乃舉手之勞不足掛齒;之後,同事又提了好幾次,小編覺得一直拒絕也不好意思,便答應了;答應後這頓飯至今未兌現,同事從此再也不提請吃飯之事......

如果沒有誠意做某一件事情或者內心其實不太願意做的事情,不要隨便許諾、提及,真正願意幫助你的人其實並不看中你的回報。如果提了/許諾了,那麼無論如何就一定要去完成,否則你再優秀再能幹,在別人的印象里「人品」都是缺陷的。

出爾反爾的人只能是泛泛之交,無法深交更無法上升到商業合作層面。

正所謂細節決定成敗,不重視細節,雖然當下佔盡便宜,但長遠而言未必是好事。如果你希望未來人生不一樣,可以左右逢源那麼從現在起請注意自己言行的每一個細節,從細節去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