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接受漏洞百出的自己

不完美常常讓我們煩惱:為什麼我總是達不到自己的要求?為什麼和別人比,我一無是處?為什麼我總是得不到對方的認同?這些自我譴責讓我們接受不了自己,我們變得不喜歡自己,變得封閉、自卑、憂鬱。

不能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源自我們常常拿理想的自我與現實的自我進行比較而產生的焦慮感。可是,必須明白,理想的自我是要經過若干年及一生的不懈努力才能接近而始終不能百分百達到的一個終極目標。只要每天進步一點,快樂一點,我們離目標也就近了一點。倘若因為不能接納自己的缺陷而痛苦,只能離目標越來越遠。

人最大的劣根性就是不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總是和別人進行不正確的比較從而產生了自卑心理。總是拿自己與高過自己的人進行比較,拿自己的缺點與別的優點比等,比較的結果是事事不如人,誰都比自己好。從而產生了扭曲的心理,使自己深陷痛苦的深淵之中。


上帝雖然賦予了這個世界的生命,但是卻沒有賦予它完美。這個世界上的萬事萬物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殘缺」總是不可避免地出現。它可能是一種不足,一道傷痕,一份遺憾但正是因為它,完美成了人們的嚮往和努力的方向。所以,即使不完美,也要坦然接受,你知道,所有人都是這樣的,你不過是其中的一個而已。而那些你看起來很完美的人,不過是你對他們不夠了解而已。

完美雖然不能實現,卻讓人在對完美的嚮往中一步步地靠近。人實現不了完美,而不完美的人生有了永恆的追求,有了無限的生機,也有了無盡的希望。你要知道,有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不會背棄你,不管貧困、困厄,疾病,這個人就是你。

看來,不完美有時候比完美更能體驗生活的美好,完美其實只在理想當中,不完美才是人生常態。想到這些,我們還何必為自己的那些不完美的地方耿耿於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