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的七大定律(2021年必讀)

每個人生來都想活成強者。

實際上只有極少數人活成了強者。

想要成為強者,並非易事,但你可以通過觀察強者身上的一些特質,然後努力去培養這些特質。

一點點,一步步,向強者靠近,慢慢成為一個真正的強大的人。

體會這七種定律,學會像強者一樣思考和處事。

01

因果定律

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

換句話說,當你看到任何現象的時候,你不用覺得不可理解或者奇怪。

因為任何事情的發生都必有其原因。

中國有句俗話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假如一個人做了好事,贏得了別人的好感和感激。

當其有困難時,自然就容易獲得別人的幫助。

相反,一個人做了壞事,別人很可能會對其心生惡意。

落難之時就算不落井下石,也無人伸出援手。

一言蔽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什麼樣的因,得到什麼樣的果。

02

放鬆定律

人只有在心態放鬆的情況下,才能取得最佳成果。

相反,如果你對結果越焦躁,你就越不能得到理想的結果,甚至會得到相反的結果。

舉個例子:

大熱天晚上停電,你越是焦慮電什麼時候來,越是翻來覆去,越是睡不著,電也不會來。


而當你最後慢慢安定下來,不再焦慮,突然之間你的房間就燈火通明,空調就可以使用了。

有時候,越是求,越求不到。

做人不要總是想著某些東西某些結果到底什麼時候能得到。

在你不斷想要得到的過程中,執念越深,心態越焦躁,越是做不好事。

放鬆心態,全力努力,做好該做的。

這些東西就會一個個的來到你的身邊。

03

二八定律

人在達成目標前80%的時間和努力,只能獲得20%的成果。

另外80%的成果,在後20%的時間和努力才會獲得。

這就導致很多人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未能看到明顯的成果而失去信心放棄。

殊不知,只要再堅持堅持。

走完最後20%的路,就能得到剩下的80%結果。

這就是為什麼,成功的人總是少數,因為能堅持到最後的人很少。

命運修造是一個長久的事。

我們只有擁有足夠的耐心與信心,堅信自己所做的事將來一定能夠成功,並且堅定不移,才能擺脫八二魔咒。

04

值得定律

值得做的事就要把它做好。

只有當你自己覺得在做的事情值得,才會真的值得。

有句經典台詞:

「一道菜燒得好壞,原料不重要,調料不重要,火候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燒菜人的那顆心。」

當你懷著一顆「不值得」的心去燒菜,你的菜里就被添加了苦味 。

「不值得」的情緒是會蔓延的。

當我們覺得一個日子不值得全力去過好的時候,幾乎所有的日子我們就都過不好了。

最終我們所收穫的,恐怕只能是一個「不值得人生」。

所以我們要避免「不值得」觀念產生。

合理運用資源和時間,把值得做的事情做好。

05

螃蟹定律

如果你在竹簍中只放一隻螃蟹,必須要蓋上蓋子,否則它就會爬出來。

但如果你多放幾隻進去,就不必再蓋上蓋子。

因為當一隻螃蟹爬到簍口時,其餘的螃蟹就會拖它下去,如此循環往複,就沒有一隻螃蟹能夠成功爬出來。

這就是著名的「螃蟹定律」

「如果我過得不開心,那麼我就想看到別人也不開心;


如果我爬不上去,我也想拉住別人,讓別人也爬不上去。」


說到底,人性最大的愚蠢,就是互相為難,見不得別人好。

社會學家孫立平曾經提出過一個概念:底層淪陷。

「如果你身處底層,就很容易陷入一種互害模式中,大家你踩我我踩你,由於我們把大量的精力用來傷害對方,沒有精力去提升,誰都沒有辦法逃離,最後集體陷入一種淪陷之中。」

也就是說,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互相拆台。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彼此欣賞,互相成全。

2002年,世界拳王爭霸賽,對陣雙方一個是35歲的卡非拉,一個是28歲的巴雷拉。

前6個回合,兩人實力不相上下,但到了第7回合,年紀比較大的卡非拉明顯開始體力不支,被巴雷拉連續擊中頭部,鼻青臉腫。

中途休息時,巴雷拉主動走過去向卡非拉致歉,並用毛巾擦掉了卡非拉臉上的血跡。

接著兩人繼續交手,卡非拉又一次被巴雷拉擊倒在地。

就在這時,裁判剛開始報數,巴雷拉就走過去把卡非拉拉了起來。

最終,卡非拉以108︰110敗給了巴雷拉。

觀眾湧向巴雷拉,向他獻花致敬,但巴雷拉卻撥開擁擠的人群,走向被冷落的卡非拉,把鮮花遞給他。

而卡非拉不僅向巴雷拉表示祝賀,還將巴雷拉的手舉過頭頂,向全場致敬。

巴雷拉在賽後說:「他是我的對手,但不是我的敵人。沒有強大的卡非拉,就沒有強大的我。」

詩人約翰·多恩說過:「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孑然而立。」

真正的強者都懂得欣賞別人,為彼此搭橋,在成全別人的同時,也成全了自己。

06

蘑菇定律

初入職場的新人,總會幻想著領導能注意到自己的才華與努力。

但現實是絕大多數新人,都是坐在最角落的位置,周而復始的重複著跑腿打雜的工作。

領導並不會多注意你一點,甚至偶爾還會受到無端的指責和批評。

被置於陰暗的角落,不受重視,就像蘑菇培育一樣還要被澆上大糞,接受各種無端的批評、指責,長期處於自生自滅過程中,這種現象叫做蘑菇定律

蘑菇初期是生長在一片黑暗的土地里,如果在前期就放棄生長的希望,就只能永遠沉寂下去。

如果能一直向上生長,不怕艱辛與磨難,終有一天能衝破這黑暗,看到光明。

每個人成長都要經歷這樣一段歷程,那段在黑暗中孤獨奮戰的時光,是最難熬的。

很喜歡解憂雜貨鋪里的一句話:「放棄很容易,但是堅持下來一定很酷。」

熬過來了,就能出頭;熬不過去,就會被埋沒。

有一個女生的故事,非常勵志。

這個女生開始只是公司的前台,但她在工作中認真、踏實的表現,讓很多同事印象深刻。

有同事要出差,她會提前準備好鐵路車次時間表;


在炎熱的夏季,她會主動安排咖啡吧進一些冷飲,以便同事們消暑;


來訪的客戶有疑問,她會在公司客服忙碌時幫助解答……

雖然乾的都是瑣碎的工作,但她毫無怨言,努力把工作做到極致。

因為在前台表現出色,一年多之後,她就被升職為行政部主管。

在主管行政部的幾年裡,她帶領團隊,將每一項任務都落實到位,工作非常出色。

後來,領導給了她更多的機會,讓她大展拳腳。

正因為如此,當公司業務擴張時,她才成了公司合伙人,一路走到了資深高級副總裁的位置。

這個女生叫童文紅,現在是阿里巴巴集團首席人力官(CPO)、菜鳥網路董事長。

無論多麼優秀的人才,都是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一路成長起來的。

每個人在人生的成長過程中,必然要經歷一段「蘑菇時期」。

在破土而出之前,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放棄,熬下去,把事情做到極致。

只要耐得住寂寞,總會迎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

07

跳蚤定律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

跳蚤在正常情況下,可以跳到自身身高400倍的高度。

如果這時給跳蚤套一個玻璃罩,跳蚤就會撞在玻璃罩頂上。

連續幾次之後,跳蚤就降低了跳躍高度,最多只跳到罩頂處。

繼續降低玻璃罩的高度後,跳蚤的跳躍高度也會越來越低。

到了最後,拿掉了玻璃罩以後,會發現跳蚤再也跳不高了。

這就是「跳蚤定律」

「跳蚤定律」告訴我們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人生只有一種失敗,那就是自我設限。

生活中,有很多人一遇到點困難,就會選擇退縮,還有一些人就喜歡待在舒適區,不敢去嘗試和挑戰未知的東西。

最後就會像「跳蚤」一樣,變得麻木和呆板。

董卿曾經說過:「生命的意義在於開拓而不是固守,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不應該失去前行的勇氣。」

是的,人這一生,無論到了多大年齡,都不要畫地為牢。

雖然過程充滿疼痛,但最終你一定會遇到更好的自己。

看過一個很有意思的比喻:

「強者猶如大樹,把根深埋在地下,向上生長,用濃密的樹葉,給他人提供一片蔭涼。


強者猶如雄鷹,把身影留在長空,俯瞰大地,用有力的翅膀,迎接人生的暴風雨。」

願你學會像強者一樣向下紮根,向上生長,用更大的格局,擁抱更大的世界。

人生,起起伏伏,千變萬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總有規律可以遵循。

遵循自然規律行事做人,順應天道,對自己負責,天自然會對你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