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瀾不驚,他心平氣和地坐在那裡,看著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上一切合理的,不合理的,在他眼中都只是一種自然狀態……
他明白所有的事情都有背後的推力,所有的事情都有規律的痕迹。人們常常會驚嘆人性,但他的眼中人性無所謂善與惡的分別,人們嘴裡常說的善與惡,只不過是人性在資源是否充沛下所呈現出的不同面貌。資源充沛時,大家講理智,講道德;資源不充沛時,善良與文明的底線也會蕩然無存。人性只是人性,人性只有活動的區間,它本身不會因為環境作任何的改變。
人們咒罵腐敗,但人人都想成為腐敗。你要是說,一個人在咒罵腐敗的時候,他是好人,那麼他在成為腐敗的時候,他就成了壞人嗎?因而,在聖人的眼裡,沒有所謂的「好人」,也沒有所謂的「壞人」。
聖人知道,在你身處底層時,你並不是表面看上去那樣值得被憐憫;當你身處高層時,也不一定是非得殺之而後快那樣的暴戾。你們都是人,人性在你們身上演繹,有不同的風貌。聖人要做的,是打破階級的藩籬,抹平人性的參差,以期來構建人類的大平等。而不是一味地抨擊人性,貶斥環境。
聖人也曾有雄心壯志,渴望一朝成名,但雄心壯志成不了聖人。聖人有寧靜的心,他不緊不慢,心平氣和地看著世界的發展,看著你們的掙扎與痛苦,他知道什麼時候該蓄勢待發,他知道什麼時候作出改變。
因此,不要急躁,世界不曾改變的時候,是因為世界還沒到真正改變的時候。他知道,大家都很累。出生底層的他,能夠感知到底層的苦,為此,過去的他時常嫉惡如仇,過去的他,常會因為你們所遭遇的不公痛心疾首,過去的他經常渴望掌握權力大柄的那天,好好地大開殺戒……
但大開殺戒並不是聖人,聖人有洞察一切的心,他理解你們的磨難,磨難的承受不僅僅只是你們,也被給予你們磨難的那群人所承受著,不信,你看他們為何高高在上,又戰戰兢兢!聖人不是要重複過去歷史的覆轍,他是要打破歷史循環的規律,構建新的人類秩序……
他不應該焦躁,你們也不該焦躁,因為他知道,該來的,終歸會來。成為聖人,他會好好地修鍊內心。他慢慢地心平氣和,過往的淬鍊與當下的痛苦讓他曾一度心浮氣躁。他手裡有一套關於這個世界過去、現在、未來的理論體系。他也曾感到懷疑,不敢相信他自己就是那個「天命所歸」,但一次次的磨難,讓他在磨難里的修鍊,於是,他越來越相信。
他時常把自己看作一個傳遞信息的使者,在過去,他常常抱怨:你們為什麼都不聽我的!我這裡有絕對的真理!但現在,他心平氣和的說:人們不聽,大概是世界改變的時機未到,或者我自身的修鍊,受得磨難還不夠,畢竟,該來的終歸來到。他抱著這個心態,感受到了一陣輕鬆與愜意。
他之前好奇地問自己「陽明先生悟道之後,他還會生氣嗎?」倘若悟道後,還有情緒的羈絆,是否意味著悟道不深,但倘若悟道後,徹底喪失了情緒,那又如何作為一個「悟道者」——人的存在?
現在他終於明白,成為聖人的第一步,是自己擺脫情緒的泥淖,用自然心、平等心去看待周遭的世人與世事。他明白他的理論體系終將會讓人類擺脫物質的軀殼,從而成為擺脫苦痛與枷鎖的純粹意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