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納情緒,放下對結果的控制
適度的緊張讓人的神經細胞活躍起來,急中生智;可當人緊張過度演變成焦慮時,就會喪失應有的辦事水準。
瓦倫達是美國一名專業的高空走鋼索的表演者,在一次匯聚著社會各界的權威人物,並且關乎他前途的演出中,卻不幸失足身亡。
表演前,瓦倫達不停碎碎念,這次的表演太重要了,一定要演好。否則不但名利受損,往後更不可能在這地方立足。
正是這樣他的精神高度緊張,導致心態焦慮崩潰,反倒造成了嚴重的事故。
事後瓦倫達的妻子說,她預感到這場演出會出意外:
「在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是想著走好鋼絲這事本身,根本不會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一切。瓦倫達太想成功了。如果他不去想這麼多走鋼索之外的事情,以他的經驗和技能是不會出事的。」
想得越多,越容易緊張焦慮,也就越容易失敗,心理學上把這種現象叫做「瓦倫達心態」。
把注意力放在所做的事上,並盡全力去做,當無心插柳的時候,柳卻能成蔭。
因為心只有一顆,只能專註在一方面,否則就會失衡,有時候,簡單即極致。同時身體對待我們是最誠實的,我們也要時刻反觀自身的狀態。
在《行走的力量》中,演員易烊千璽曾說過自己的一段經歷:
小時候參加學校晚會的表演,曾一度感到焦慮,嚴重的時候還會發低燒。
參加運動會站在起跑線前會心跳加速,緊張得要大口呼吸,甚至導致平常不管做什麼事,只要一想到起跑這件事就開始焦慮。
所以很想刪除它,很想把這些壞情緒清除掉。但其實越長大越發現,這些情緒並沒有好壞,都是客觀的,不要隱藏情緒。
「對於情緒,我認為最好的相處方式也是接納——不必隱藏也不必「擇優」,每一種情緒都是最珍貴最神奇的存在。」
當覺察到自己被緊張和焦慮籠罩時,最好的釋放就是接納。因為你越抗拒,就會越緊張,你越無法接受,這種情緒就越明顯。
而嘗試去接納,去看見,卻會讓你緊繃的身體一下子放鬆下來。
提高認知靈活性,放下執著
西塞羅曾說過:「習慣比天性更頑固。」
一個人之所以不願改變,固守原有的認知,那是因為對未知充滿恐懼。於是他們面對事情的解決方式,往往只懂循規蹈矩。
小萌的父親就是這樣的思維方式。
上個月小萌父親打算回老家避暑,小萌馬上幫老人家查好發車時間,正準備網上訂票的時候,父親卻強烈反對。
「你不要給我買票,我不懂網上取票。」
小萌當時不以為然,想著這麼方便的方式,又不用排隊,怎麼可能還到現場買票取票呢。於是問了他大概的出發時間,就幫他訂票了。
直到出發前幾天,小萌打算教一下父親怎麼在自助取票機,刷身份證檢票。父親卻大發雷霆:「不是說不要給我買票嗎!我不會操作,我到現場買!」
這時小萌很耐心地教導,甚至在網上找好流程,怎麼刷身份證,拿到票之後怎麼操作,都一一詳細解說。
但父親卻一根筋地反駁:「哪個機子?怎麼找?身份證怎麼放上去?我都不會,你趕緊退票,我就到現場售票口買!」
小萌一臉無奈,只得把票退了。本想著讓父親更方便快捷,沒想到卻讓事情失控了。
當認知失去了靈活性,一旦原有的習慣發生改變,隨之而來的便會是焦躁與不安。
而往往那些充分發揮認知靈活性的人,他們的想法無處不在,思維無限擴散,總能想到別人想不到的事情。
洛列曾說過一句著名的話:「如果你想迅速致富。那麼你最好去找一條創新捷徑,不要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隨波逐流。」
英國有一個年僅23歲的女孩,她創辦了英國首家個性化報社——「你上報」。
這家報社刊登的不是社會新聞,也不是娛樂明星的八卦新聞,而僅僅只有個人信息的「私人報紙」。
客戶們隨心所欲定製這份私人報紙,不僅能把個人的趣事、榮譽、照片登在頭版頭條。還能定製有聖誕節、生日慶祝等主題。
除了能給年輕人提供一個有趣搞笑的渠道,還能給老人提供回憶往事的途徑。
這種比真人秀更能幫助人們實現明星夢,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青睞。這種銷售方式,月營業額達到了45000英鎊。
思維方式靈活的人,從不會只按一種思路發散去想問題。也許旁人會覺得他們天馬行空,但往往創新就是從某些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的想法里發生的。
世界上不缺乏可能性,只缺乏靈活性。
懂得借力,建立積極的支持系統
南京理工大學曾有一個學霸宿舍,當中的四個女生都順利保研,以優秀的成績,分別取得了國內知名高校的預錄取資格。
雖然4個人同住一宿舍,但她們讀的卻不是同一個專業,也沒能影響她們一起進步。
起初四個人並不是都這麼優秀。
其中一位席同學剛進學校時,因為錄取的專業不是自己所喜歡的,一度曠課,自暴自棄,專業成績自然沒跟上。
而宿舍其他三人非但沒有孤立她,反倒積極鼓勵,給她打氣加油。
她們每天輪流在圖書館佔位置複習,相互督促大家學習。
席同學也漸漸意識到自己不該頹廢,不該虛度光陰,應該擺正自己的態度,於是她也開始和其他三人一起奮進學習。
於是她們四人一起早起學習,沒課的時候就到圖書館看書,回到宿舍一起討論習題。
最終四人都以優異的成績保研。
猶太經典《塔木德》中有一句話:「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學會嗥叫,和那些優秀的人接觸,你就會受到良好的影響。」
建立積極優秀的關係能夠幫助你獲得有效的支持系統,在這樣的能量圈裡成長,你也不會太差。
一個人的成長是孤掌難鳴,建立更多積極關係,集眾人所長才能走得更快。
卡耐基認為,「一個人的成功85%靠人際關係」。
就如史蒂夫·喬布斯所有重大決定,都不會自己一人埋頭苦思。
喬布斯每年都帶著他認為最有價值的員工,進行一次集思廣益的頭腦風暴,各抒己見。
於是大家都互相討論,積極提出意見,喬布斯就把這些建議給記錄下來,並刪除認為不好的建議。就這樣經過幾番討論後,才把最應該做的事情給確認了下來。
見賢思齊,廣交益友,一個人的力量是薄弱的,懂得在積極關係中借力,才更容易獲得超越自我的成長。
坂口安吾曾說:「人的執著具有一種可怕的力量。」
而人之所以執著,大部分原因是他們眼裡的世界太小。
在浮躁的生活中,學會先讓自己放鬆下來,繼而培養認知的靈活性,保持對世界的探索,多接觸新事物,打開自己的眼界。
隨著認知圈擴大,我們看到的世界亦會更廣闊。
當世界更廣闊,建立更多積極關係有助於我們獲得更多支持的力量,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人生下半場,願你的生活活得更輕鬆自在。
作者簡介:滿小鯨,富書作者,一個對事物充滿好奇,喜歡向上生長的女子,逐夢前行的寫作者,圖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中,本文:富書,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