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避免危機,必須時刻保持警惕;遇到困難時,要懂得退讓;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必須不斷思變。
一位哲學家曾經說過:「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人只有不斷適應變化,才能在風雨中保持穩定,立於不敗之地。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三思而後行,要思危、思退、思變。
增廣賢文中有句話:「得寵思辱,居安思危。」要時刻保持警惕,居安思危,就像面臨敵人一樣。要時刻保持冷靜,就像過橋一樣,心要保持平穩。生活充滿了變數,會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因此,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居安思危。有些人因為過於安逸,而忘記了危險的存在。有些人經歷過大風大浪,卻在陰溝里翻了船。只有時刻保持警惕,才能避免危機的發生。
真正聰明的人,懂得未雨綢繆,為可能出現的危機做好準備,才能保持長久的安定和穩定。思退孫子兵法中有一句話:「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如果不考慮實際情況,只知道一味前進,很可能會失敗,甚至會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只有客觀分析自己的能力和環境,才能在該進的時候進,該退的時候退,達到自己的目標。雖然高歌猛進很好,但也要記住,退一步海闊天空。
退不是認輸,而是韜光養晦,等待時機,積聚力量,做出最有力的一擊。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不再意氣用事,能夠沉得住氣,理性地權衡利弊。在將滿未滿之際,選擇退一步,才能避免水滿則溢的情況發生。
做人要能夠適時進退,進是一種勇氣,退是一種智慧。思變孫子兵法中說:「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只有適應變化,才能常勝不衰。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只有不斷放下過時的經驗,改變自己的舊有思維,才能適應變化了的世界。真正聰明的人,虛懷若谷,時刻準備更新自己、改變自己,以適應變化。因此,他們能夠緊跟時代的步伐,懂得思變就是在接受變化,多一份主動思變,便少一份措手不及。
鳥三顧而後飛,人三思而後行。只有居安思危,才能未雨綢繆,有備無患。只有進中思退,才能以退為進,收放自如。只有靜中求變,才能避免停滯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