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即使沒遇到特別大的坎,也會突然感到心累,極易疲勞。
總覺得做什麼事情都感覺沒有意義,甚至看不到人生的希望。
越來越不喜歡接近人群,越來越想選擇一個人呆著,哪怕是什麼也不做,只是靜靜地發獃也是好的。
對什麼事情已經提不起興趣了,即使剛開始有激情,但,很快就會消散,就好像它從沒有來過一樣。對一直喜歡的事情也容易產生倦怠。
面對不想處理的事情,開始拖延,寫作是,工作是,就連收拾家務也是,不想處理,能拖就拖。
夜深時總會想一些白天的事情,別人說的話,別人的一個動作,哪怕是一個眼神也會讓我反思好久,我是不是又有哪裡做的不好了,客戶是不是又對我不滿意了,為什麼這次的業績又這麼差,開始不停的懷疑自己,否定自己,一度覺得我是這世上最沒用的人了。
沒有特長,也沒有技能,不肯努力,只是在躺平,懶散,不思進取,無能,又不願進步。覺得自己的存在是沒有任何價值的,難以快樂。
低落的情緒時常出現,越來越沒有了興趣,沒有了快樂。明明小時候的自己是那麼的開朗活潑,怎麼長大後反而越活越回到嬰兒的陌生期了呢?
兒時,幾根雪糕棍就可以帶來快樂,和小夥伴一起一玩就是一整天,不吃不喝,不覺得餓也不覺得渴,知道母親來叫回去吃飯捨不得離開。就喜歡趴在泥土地上,哪怕回家時帶著一身泥土,被母親打罵也覺得是開心的。
暑假一大早就會起來,早飯不吃,臉不洗,牙不刷,就跑到昨天的「樂園」,繼續做著快樂的事情。每天都玩雪糕棍,不變的遊戲,不變的雪糕棍,不變的玩伴,哪怕是不變的一直不能贏也覺得很快樂。
現在也是每天在做重複的事情,比兒時好的是現在還有更多的「玩伴」,可就是開心不起來。
我想,也許是因為,小時候玩 只是單純地喜歡,單純地尋找快樂。長大後的「玩」是為了要生活。
兒時不需要對自己負責,餓了母親給燒飯,累了就回家睡覺,長大後要成為一個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的獨立個體。
因為肩上要承擔責任了,所以才會覺得累。因為有了煩惱,所以快樂才會走遠,因為要生活,所以才更怕犯錯,因為害怕失去,所以才會事事唯唯諾諾。
真想和生活大聲說一句:「快樂啊,你快把不快樂的時間搶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