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北。
積極樂觀向上,是多麼美好的詞語和狀態。
有沒有發現,很多人因為所謂的樂觀,否定悲傷,從而偽裝著「自己」,丟失了「自己」。
這很割裂,彷彿不斷撕裂著自己一般。
他們比任何人都需要關心和釋放,然而他們卻暫時性的選擇封閉,選擇去強行忘記什麼是悲傷,什麼是快樂,什麼才是真正的堅強。
這樣的人,或許他/她此刻正存在於我們的「討厭者」名單里。
一開始,我也犯過類似的問題,把某些人劃入了「討厭者」名單中。
因為當時我並不知道,出問題的是他們還是我自己,而我只是簡單地從我的角度出發,並認為他們的某些行為讓人心生厭惡,我並不喜歡。
後來經過朋友開導,慢慢開始接觸,嘗試從多個角度去理解,慢慢站在對面或跳出來看待某些問題和狀況後才懂得一些事情。
當然,這遠遠不夠。
多數時間仍然會從自己的理解,角度看待,畢竟知識面有限,也存在著某些習慣上的問題,慣性思維讓我對有些事情暫時還不明白,更談不上共情或是其他。
這需要時間去試,也需要自己願意去做才行。
如果我說我可以理解,那是欺騙,那是短暫的換取共情,非我所願。
就像我多次提到人是短視且盲目自大的,多數情況下,均會從自我角度出發去感受去看待這個世界以及這個世界上除自己以外的其他。
關於這點,不能簡單概括,更不能盲目以對錯評判。
畢竟人和人之間存在不同,存在偏差,存在認知不均等,猶如我看到的是藍天白雲,或許在別人眼中是另一種色彩。
像前面提到,以前自己也曾把某一類型的朋友歸為「討厭者」名單。關於這點,在我認識到問題後,我產生了羞愧感,雖然並沒有造成雙方的誤解和傷害(他們其實並不知情被我武斷歸類)。
但這始終讓我覺得,那麼做挺無知的。
當然,我需要在此說明一下,針對我自己的一些無腦且莽撞的行為而言,我表示抱歉。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經歷並認同我的說法,我們就隔空握個爪吧。[握手]
我們無法選擇出生,就像我們無法選擇誰會是我們的父母,自己會在什麼樣的家庭成長。
很多人反覆不斷地述說著自己在原生家庭中遭遇的痛苦,以及帶給他一系列的痛苦感受,一遍遍反覆陳述,一遍遍不斷輪迴,像一個永遠走不出的囚籠。
很多時候,我都想問他們:「到底是誰囚困住了你?」
真的是你的原生家庭?還是你自己並不想真的走出來?
老是用這個說事,每次遇到問題就擺出一副原生家庭害了自己的姿態,看著挺鬧心。
要麼就是每次需要做點什麼的時候,又再次搬出原生家庭這個故事線,粉飾自己。
現在自己獲得的成果是因為自己不斷努力,使勁跳出原生家庭這個圈層,所擁有的一切巴拉巴拉個沒完。最後得出結論,走出困境靠自己,又再一次巴拉巴拉,經過一段時間的建設後,個人IP打造完成,開始做其他衍生事情。
這,非常割裂。
一通操作後,不斷反覆提到,導致現在都不怎麼愛吃回鍋肉了。
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度呀,超出大眾可承受範圍,就會適得其反,日積月累就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當然我們不能否認很多人曾經,此刻,或是未知的將來會因為原生家庭的傷害而受過著苦,正在受苦,無法擺脫纏繞受苦。
對此,我們沒有經歷過別人的人生,不可隨便評說。
只是我不太認同,經常性的把某些問題擺出來不斷反覆訴說,動不動就聲討原生家庭。在很多人一知半解的情況下,拿出來做文章,說事,用以吸引流量這也很正常,網路時代嘛,流量在一方面可以說明一些問題。
可是別動不動就拿這個來說事兒,這就讓人覺得太矯情,太事兒了。
況且,這個說辭都好多年了呀,怎麼還在不停地說呢!?
感覺就像幾年前某些人都搶著說自己抑鬱症一樣。真的無力吐槽,別介個樣子,好么?
可千萬別演變成狼來了,就真太悲哀了。
這是個非常嚴肅的問題,我們當中有很多人正在經歷著某些痛苦。
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一部分人把自己的經歷訴說出來,多年來遭受的委屈辛酸一股腦的發泄出來,這並不是壞事,有這樣一個媒介讓他們去發泄和釋放,是好事情。
是勇敢的表現,值得慶幸,這麼多年,沒憋出什麼問題。
另有一部分人就屬於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明白,跟風恰流量,成天把這些詞掛在嘴邊,反覆不停。且不管說什麼都會往這上面靠,就好像不扯上點關係都不好意思似的。
這就有點莫名其妙了。
把別人正在經歷的痛苦時刻帶在身邊不停反覆賣慘,這種很令人反感。
希望,正在經歷著痛苦的人們能早日走出來。
再者,也希望沒有這樣經歷的人不要人云亦云,當做引流博眼球的手段。
人有七情六慾。
不應該被忽視和否定,無論是什麼樣的情緒,感受,以及慾望都應該且可以被看見。
從出生那天起,無數雙握著畫筆的手在我們人生空白畫紙上作畫填色。
有些人獲得的是一副色彩艷麗奪目的畫面,有些是一些形狀怪異的畫面,有些是一些殘缺的畫面,有些或許只是線條沒有顏色。
無論是什麼樣的畫面,都是屬於獨一無二的你的畫紙,只有你才可以去擁有的畫紙。每一個在這畫紙上留下印記的生命,都跟我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這也對應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且特別的存在。
不可否認我們會因為自己的認知而束縛自己的行動,俗話說:「初生牛犢不怕虎」。
雖然會萬劫不復,但也有一線生機。
就像人們一知道在哪兒,世界就變得像一張地圖那麼小,不知道在哪兒,就會感覺世界無邊無垠。
新生命也是如此,成長的過程中,會有很多規則,規矩,用來規避束縛我們。
沒有絕對的自由,只存在於某一個或某幾個框架下才能被允許的相對自由。
不同環境,不同族群下成長起來的人們,大家各不相同。但要知道的是縱橫不出方圓,萬變不離其宗。
無論我們外在如何,始終都有最為柔軟之處。
我們小心翼翼呵護這這份柔軟,甚至於連自己都不曾感應到它的存在。
曾經讓我最不能理解的是,明明發生的事情,是會讓人非常傷心難過,而他卻可以強打精神面對,一直壓抑著自己的情緒,甚至於在本應該放聲大哭的年紀,過早收起眼淚。
有時候大雨落下,他在雨中,臉上早已模糊不清的雨水混合著淚水。
若是有人送去真誠且不加虛假的善意的時候,他會像刺蝟一樣,尖刺聳立,使人無法靠近。
並不是有人天生有護甲,而是在不斷成長中,再另外給自己加了一層層的護甲。
在不理解,沒有客觀看待的時候,這類型的人會讓人覺得特別不可理喻。
我當時就是這樣,很不能理解。
明明是很難過的事情,可當事者卻表現得很無所謂,絲毫看不出一絲難過,還反過來安慰我們。
也曾試著慢慢接觸,以失敗告終。
當他們不願意敞開心門的時候,外界無論用什麼樣的鑰匙和撬具都會無功而返。
唯一能做的除了等待,還有恰如其分且不唐突的陪伴。
這類型的朋友,整天都掛著笑容,成天都笑嘻嘻。有些或許是真就如此,而有些則是非常脆弱。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無助脆弱的一面,進而以笑容作為「武器」和「面具」,只有在自己獨處的時候,才會展現出自己的脆弱。
他們或許沒什麼值得交心的朋友,很多心裡話和情緒,要麼發泄說給自己聽,要麼說給空氣聽。
其實很想找人傾訴,也想被溫柔以待,但總是差了那麼一點。
他們在面對悲傷難過時,選擇自我保護,開啟自我防禦機制,將一系列情緒抑制到潛意識中。
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沒什麼問題,也不存在過激行為和情緒。
可這正是問題的所在,真正持久傷害一個人的並不是失去本身,而是持續為了逃避痛苦所做的事。
當悲傷和情緒值累積到本人無法承受的時候,一瞬間地爆發才是最可怕的,甚至可以直接擊潰一個巨人。
每個人對於悲傷的表現不盡相同,看似是一種策略,短時間可以起到保護自己的作用,但長此以往可怕的地方在於,如果將迴避抑制悲傷作為一種常態,最終導致無法承受,極有可能已經「病入膏肓」。
但一時的逃避,一時的壓制並不會解決問題,實則問題一直存在。
如果我們一直努力維持一種假積極假樂觀的狀態,把現實中的問題強行掩蓋,對我們真正的生活是完全沒有一點好處的,相反還會起到阻力。
始終有問題沒有解決。就像躲在套子里的人,或是皇帝的新衣。
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做這樣的「自己」,在所有的虛假榮光背後把真實的自己和事件全部隱藏起來,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不會給自己帶來實質上的滿足和快樂。
就像酒醒後,是頭痛欲裂的疼痛。只有經歷過疼痛才會獲得酒醒後的自己,但一次次的酒精麻痹,成癮後的再戒掉,很難。
直面問題,直面自己的偽堅強,千萬不要把最真實的「自己」弄丟。
寫在最後:
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看過俄羅斯的高分短片《害!這爛泥一樣的人生》。
有空記得去看看吧。
本次分享到此結束,謝謝看到這裡的朋友們,祝好。
世界如此美好,請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喲。
Good Day
2022.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