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莫
01、卷首語
時間,是世間最無情的東西。不論你如何拼盡全力去挽留,終究還是無法讓其停下前進的腳步。
在歲月的長河中,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每個人,都會經歷衰老。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走近夕陽歲月的時候,如何度過一個幸福安穩的晚年,需要提前做好規劃。
年輕的時候,有很多時間去試錯,但是,當走到五十到六十歲的時候,最珍貴的就是時間。有時候一旦做出了錯誤的選擇,就再也沒有機會彌補了。
生活好與壞的關鍵,在於自我如何選擇。
人到晚年,好好規劃晚年的生活,不能走一步看一步。走到五十到六十歲時,請將以下這三事,牢牢放在心上,避免晚年凄涼。
02、與人為善,給自己留退路
走到晚年後,漸漸發現,時光變得像蝸牛爬行一般,慢了下來。常常讓人感覺到孤獨、寂寥,無所事事。
在五十歲到六十歲時,請好好經營人脈。有朋友,生活就能過出與眾不同的一番滋味。
揚雄說:「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
人活一世,怎麼做人,就會收穫怎樣的人生。
如果,懂得以退為進,懂得與人為善,與他人能友善相處,那麼生活中就會收穫他人的真心相待,以及溫暖相伴。
如果,處處與人為惡,那麼,就會讓自己樹敵無數,整日生活在孤獨以及是非之中。
在變老的路上,與人為善,就是給自己留退路。
人到晚年,總會遇到不便的時候,倘若此時子女不在自己身邊,鄰居和朋友就成為了最近的依靠。
與人為善,當自己有難處時,朋友定會樂意伸出援助之手,相反,則只會受盡冷眼。
與人為善,不僅是個人品德的修養,也是在給自己留後路,傳遞了善意,自己收穫的是舒心與關愛。
03、不要啰嗦、嘮叨,保持清醒的頭腦
《論語·憲問》中說:「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生活清靜,心裡乾淨,就是最大的幸福。
很多人,老了以後,因為退休了,感覺不到自身的價值,所以,總是想通過「表達」,而不斷證明曾經的自己,是多麼厲害。
在與他人說話時,變得啰嗦、嘮叨,毫無節制。尤其是在與晚輩說話時,以「過來人」的身份,指點他的人生,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境遇不同,想法不同。即便是有心指點他人的人生,別人也會因為境遇不同,而無法理解,從心底不會接納。
而且,一個人越是啰嗦,越是嘮叨,很容易讓人產生厭煩之感。
五十歲到六十歲時,保持清醒的頭腦,少一些抱怨,撫平心中不安的情緒,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靜以修身,生活的苦與甜都放在心裡。
當你學會了「沉默」,身邊的人,反而會更加喜歡你,生活也會更順心。
04、經營好自己的生活,學會靠自己
風景人生,靠自己經營。美好人生,靠自己爭取。
一個人想擁有什麼樣的人生,只能靠自己給予。如果將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最後可能會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
五十歲到六十歲,身體還硬朗,不要過分依賴子女,不要過分依賴愛人,而是要學會靠自己,活得獨立一點。
給自己安排一些生活目標,讓自己有事可做;給自己培養一些興趣愛好,讓自己的生活別有一番色彩。
西塞羅說:「全部依靠自己,自身擁有一切的人,不可能不幸福。」
人這一生,難免有受累辛苦的地方,但未來如何,關鍵在於自己如何經營當下的生活。
歲月不待人,仍需好好對待歲月,仍需好好生活。
人到晚年,經營好自己的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態,鍛煉健康的身體,不拖累他人。學會靠自己,晚年生活定會與幸福相擁。
05、人到晚年,更要好好生活。
人生短短几十年,總要活出自己的精彩,否則只會留下不可彌補的遺憾,尤其是在老去的路上,總會迷茫生活究竟該如何過下去。
其實很簡單,愛自己,好好生活。
人生旅途,忙忙碌碌,到老了,才逐漸停下匆忙的腳步。倘若依舊我行我素,聒噪待人,那麼晚年註定不會平靜。
走進五十歲到六十歲的人生階段,好好生活,與人為善,管住嘴,在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下,靜靜地,慢慢地享受老去的過程。
日子一天一天過,人生暮年,依舊要活出自己的「價值感」。
規劃好自己的生活,當你熱愛生活的時候,生活也會對你溫柔以待。
-END-
作者:夏莫,新銳情感導師,心理學學者,全網超10億人氣情感作家,幸福女人管理師,專註情感、兩性、婆媳答疑十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