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花甲之年,面臨離開工作崗位也沒有幾天了。應站好最後一班崗,善始善終地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管別人怎麼說,怎麼看,幾十年工作履歷雖沒有練成百毒不侵的身體,但做事還能夠有自己的主見。
工作幾十年走過了坎坎坷坷的路,己經傷痕纍纍。不願意再去受到傷害。雖然還沒有離開工作崗位,但早已是一個能笑看風雲的人,對未來生活信信滿滿充滿希望,能做到微笑面對各種困境與磨難,心中懷有夢想,即使遙遠,也不停歇自己追夢的腳步。做自己,不在意別人的言論和看法,堅定走自己的路,做喜歡的事。即便再苦再累再多流言,也不放棄。只要有利於健康,有利於社會,就堅持做,不受任何干擾!退休了回到家中,也不停止學習,也許不是所有的種子都能發芽,但只要播種了,就有發芽的機會;也許不是所有的花朵都會結果,但只要開花了,就有結果的希望;也許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報,但若不付出,又何談收穫呢?生活的一大樂趣便是,完成別人認為你無法做到的事。
退休了回到家中,工作重心轉移到家庭生活上來,其次在確保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退休後參加社會活動,不用看別人的臉色,能做到讓大多數人都喜歡你就很不錯了,要心存善意去交往,面帶微笑去生活,發揮正能量,就會遇到更多志同道合、互相搭台的人。只有把愛好和興趣緊緊結合,持之以恆做一件事,就一定會有收穫。 想吃什麼馬上去吃,想做什麼馬上去做。畢竟歲數大了,記性不好!不要指望誰陪自己一輩子,沒光的時候連影子都會離開。
人生在世,經歷事情萬千,怎能不遇到幾件煩心事呢?關鍵在於用什麼樣的心態面對。退休了做事不再像以前年輕時,最重要的就是耐煩。耐煩,遇事冷靜一點面對不如意的事,要有泰山崩於前而不改色的鎮定。要耐得煩,就要冷靜下來,才能以不變應萬變。遇事要先沉心靜氣,不焦灼,不急躁,更不能像熱鍋上的螞蟻,要耐得住煩,沉得住氣。化解一切矛盾,每個家庭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時代不同了,思維就要隨著變化,否則可能事與願違。
只有保持清醒的思考,才能想到應對之策,解決眼前的任何問題。在順境中耐煩,是一種淡然;在逆境中耐煩,是一種境界。在煩事面前靜心,以達到修心的效果。一個有修養的人,不會強行給他人灌輸自己的觀點,不片面地去衡量別人的對與錯,不用自己的標準去評判他人的是非。眼界越寬,越懂得尊重他人的「不同」。只有這樣,才能彼此更融洽地相處。孩子都獨立生活了,不能過於牽掛。看過一句話:「我尊敬任何一個獨立的靈魂,雖然有些我不認可,但我可以儘可能地去理解。」每個人都有缺點,用寬容之心對待身邊的人和事,包括自己的家人,才是與人相處最大的善良。量人先量己,責人先問己。遇人遇事,只有冷靜自省,才能更正確地認識自己。家和萬事興,人與人之間,貴在彼此體諒,相互成就。一個人處理事情的態度,就是鋪墊在腳下的路,如何面對,走向何方是至關重要的。
要成為格局大的人,就要坦蕩而豁達,做到遇事不怨天,受挫不責人,知錯不迴避。作為一家之主,要切實負起家庭和諧的責任。生活總有狂風暴雨突降,有時自己還沒來得及反應,就已被澆得狼狽不堪。或許,這就是的命運,這就是人生路上的坎,會沮喪、哭泣,甚至心生怨念,但眼淚治癒不了生活的苦。人生都會有一段坎坷的路要走,你起步路就在你身後,你不起步,路永遠在你腳下,要堅信再遠的路只要堅持走,就會到達目的地。當想要放棄的時候,問問自己,是什麼讓你堅持到了現在?努力,不是為了要感動自己,也不是為了要做給別人看,而是一種不達目的不放棄的信念,是為了對得起自己的心。到了這個年紀,重要的人越來越少,但留下的人越來越重要。聰明的人想得通、精明的人看得准、高明的人看的遠。自己是哪種人?一個人年輕時,不拖累生你的人,年老時,不拖累你生的人。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滿桌佳肴,你得有好牙;腰纏萬貫,你得有命花。賞一路風光,你得走得動;遇到困難了你得有人幫。結怨不如結緣,栽刺不如栽花;富貴不如福態,高壽不如高興。壟溝里刨食的是條好漢子,病床上數錢的是個傻瓜。這些至理名言,發人深省。
這一年,彷彿是一眨眼,從每一個破曉到晨昏,從開春到秋收,一年的光陰就要過去了!生命也不由自主被時間推動著一路向前,走到了自己的本命年60周歲。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工作四十多年,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夕陽是陳年的酒……」這不過是對老人的讚美,人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要敢於面對現實,享受天倫之樂,過好當下每一天。人在年輕的時候,以為來日方長什麼都有機會,其實人生是減法,見一面,少一面。到了退休的這個年齡,不要的東西,再好也是垃圾。好好珍惜現在擁有的生活,該吃吃,該喝喝,遇事不往心裡擱!健康才重要。作者:李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