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炎天暑月,揮汗如雨,此時真的很想念,故鄉的河邊。
小時候我住在河邊,河邊的房子,河邊的童年,卧室的窗戶可以俯瞰著夜晚的河流,以及那散落在水面上的月光的寧靜。而在白天,水裡的天空也飄著白雲,飄著鳥兒的身影,小河彎彎曲曲地流著,時而湍急,時而舒緩,流淌出各種聲音,往下游去了。起霧了,細細的霧水扯地連天。下雨了,雨落個不止,河面一片煙,幾乎要看不清氤氳雨霧裡的一舟一橋,一草一木。
在雨水格外多的年份,小河裡蓄滿了水,河水悄悄上漲到堤岸,岸邊濕濕的土壤軟塌塌的,走一步就往下陷一下,生長在水邊的植物長得格外青翠碧綠。而在河水落下去的時節,河床上只留下中間一條湍急的河溝,小小的水,潺潺流瀉,能看到河底蹣跚爬行的烏龜,還有動作敏捷、快速移動的小毛蟹。沿著細細流水,在陽光明媚的日子,從一個荊棘叢到別一片灌木叢,還可以追逐一隻美麗的藍色或綠色蜻蜓,追逐它紫色和碧藍色的翅膀挾著營營的響聲颳起的微型旋風。直到後來,那蜻蜓在一枝蘆葦尖上棲息,這時,就可以屏住呼吸,好生觀看它薄若輕紗的長翼,釉彩斑斕的長袍,以及一對水晶眼球了。
在早晨的時候,推開窗戶,會看到河水在光斑中流動,這是一種不間歇的流動,還有河邊的房屋、草叢,以及樹梢棲息和飛動的鳥,輕掠過的羽毛光輝閃爍。在傍晚的時候,夕陽把河水染成橘黃色,像煎得很嫩的土雞蛋蛋黃。漫步在金色的河邊,看夕陽西下,河中船隻輕輕蕩漾,有情侶在親密擁抱,有老人在慢慢散步,有一人一狗並肩坐在河邊,一起靜靜眺望著遠方。有人站在河邊,從地上撿起一塊鵝卵石,投向水中,盪起層層漣漪。有人沿著河岸踽踽獨行,走著走著,順手揪片小小的樹葉,含在嘴裡,吹出單調的聲音。河裡的漁船離岸很近,船上男人們曬得黝黑,好像隨時會赤裸著跳到河裡洗掉一身汗氣,而女人們則蹲在船上拿著把扇子,準備生煤爐燒飯。
夜晚來了,勞累了一天的河流的兒女們,來河邊乘個涼,拉個家常。不一會,來了好多人,人聲喧嚷,人影雜沓。碩大的月亮給夜空畫上一圈淡黃的光暈,月光的披覆下,人們三三兩兩走在河邊,人影在水面上婆娑蕩漾。河水散逸出白日殘餘熱量的燠熱水汽,水邊的風帶來水草淡淡的清香,堤岸上青草的芬芳混雜泥土的葷腥……直到後半夜,夜深人靜時分,才能聽到河邊紡織娘以及一切蟲類如雨的聲音,在草叢深處,鳴叫得越來越響。
我曾是河流的女兒,如一支蘆蒿桿兒在河邊生長。後來,離開了故鄉小城,離開了故鄉的河,在一個大過一個的城市裡住了很久很久。總是要離開,總是和人告別,流經一個又一個風景,感覺自己也如一條河,翻越群山在向前奔跑。想起故鄉的河,那種感覺,似悲似喜,是一種天地悠悠之念。驀然回首,往昔的那個自己,似乎還站在河邊,眺望總是漾著微波的河面,映襯著遠處入黛的山。幼時的月光還照在脊背上,即使這脊背已增添了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