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場修行:人生實苦,唯有自渡

2021年09月06日18:27:02 美文 1267


人生是一場修行:人生實苦,唯有自渡 - 天天要聞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這是松子生前對自己說過的話。可以說,松子的一生就是大寫的失敗。

即便她能做好各類工作,但是涉及感情時,不論是愛情還是親情,她永遠都是受傷的那一個。更為可悲的是,就在她幡然醒悟,準備善待自己時,生命卻戛然而止。

讀罷山田宗樹的《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後,久久不能釋懷。感慨作家為什麼不再給松子一次重新做人的機會?後來也是在偶然間才想明白,人生哪有回頭路,哪種結局不都是自己選擇的路?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唯一能幫助我們的人,只有我們自己。

就像心理諮詢師羅伯特·戴博德所著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里的那隻蛤蟆,在蒼鷺的帶領下,勇敢探索內心,逐漸走出人生困境,重新找回自信和希望。

人生是一場修行:人生實苦,唯有自渡 - 天天要聞

哭也是一種釋放和解脫

蛤蟆先生本是一個愛說笑愛打鬧,充滿冒險精神的紳士。可是有一天,它突然感覺自己哪都不好了,變得邋遢且抑鬱。

還好它有一群關心他的朋友,在它們的強烈要求下,蛤蟆先生去看了心理醫生蒼鷺,一切就這麼悄無聲息地發生了變化。

蛤蟆先生的生活現狀,就好比張愛玲說生命是一襲華麗的袍子,上面爬滿了虱子。

而蛤蟆先生同樣也逃不出這魔咒。蛤蟆先生有祖產的家業,有豪華的別墅,還有校董的身份。在別人眼裡,它就是成功的典範,可是它依然不快樂,居然開始自暴自棄,頹廢潦倒。

蛤蟆先生還對自己產生質疑:我這輩子都幹了些啥?我又干成了啥事?它沒有人可傾訴,別人聽後還會指責它矯情。為了做一個名副其實的紳士,它只能選擇閉嘴。

想一想我們自己,何嘗又沒有過這種經歷,在很悲傷或氣憤的時候,明明眼淚在眼圈裡打轉,卻還要憋回去,說我沒有關係。

其實這種拙劣的演技,表演出來的堅強,在別人那裡不會得到半點兒心疼,而在自己的心裡還會憋出內傷。久而久之,甚至會衍生出厭世的情緒。

蒼鷺醫生告訴蛤蟆,哭其實才是一種釋放,才是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方式,這時候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緒做聯結,並理解這些情緒。

如果否認情緒,選擇無視或壓抑的方式,結果像是做了截肢,就如在某種程度上成了一個殘缺的人。

也就是說,當我們直視自己的內心,接納自己的感受,這時的自己才是真實的自己,這也是悅己的開始。

所以,不管男人還是女人,心裡不痛快時,不妨用哭來釋放情緒,更容易完成自我救贖。

人生是一場修行:人生實苦,唯有自渡 - 天天要聞

高情商並非只是你快樂

人類生來自帶七情六慾,比如快樂、憤怒、悲傷和恐懼等等。故事裡的蛤蟆先生同樣如此,朋友對它生氣,看不上它時,雖然自己很憤怒,還是要承認別人說得對,只希望人家還會喜歡它。

其實,像蛤蟆先生的這種行為生活中很常見,人們自認為這是高情商,會去一味地討好和順從別人。然而這樣做不見得就得到好人緣,人家只會更不拿你當回事,只不過困在局裡的人們還不自知。

追本溯源,人們之所以會這麼做,是因為他們還在延續」兒童自我狀態「。首先要說明的是,這和年齡無關。

在幼年時出於本能,人類的基本情感自然表露出來,它們又會由於反饋機制演變成更複雜的行為模式。

人生是一場修行:人生實苦,唯有自渡 - 天天要聞

這些行為模式,成為自我的核心,融為我們的一部分,定義了我們一生的行為。難怪俗語這樣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也可以這樣理解 ,在我們成年以後,某個特定的場景下,就會激發我們做出和幼時同樣的反應。

在蒼鷺的啟示下,蛤蟆先生找到了自己自卑和討好型人格的根源。根源則是因為它有一個事業有成又十分嚴苛的父親,它對蛤蟆從未流露過慈愛。而它的母親則是對自己的丈夫唯命是從,遵循丈夫的育兒觀。

在這樣冰冷的家教下,為了得到讚美和關注,蛤蟆先生從小學會了順從和取悅。即使成年以後,它也無法擺脫自卑的底色,與他人相處時,完全還原了它與原生家庭的相處模式。

值得一說的是,這與高情商沒有半點兒關係,只是一個人在做無底線的犧牲。只要對方好,自己無所謂。

但人不是工具,發自內心的自我意識不會因為被忽略而消失,它們會積聚起來形成一股力量來反噬情緒的主人。

人生是一場修行:人生實苦,唯有自渡 - 天天要聞

主動改變,才是真的覺醒

我們做的任何事情,無非分兩種,一類是發自內心的渴望,所以會主動出擊;一類是不喜歡,卻迫於壓力不得已而為之。

蛤蟆先生在它瀕臨崩潰的時候,被迫拜訪了心理醫生蒼鷺。無數次蛤蟆痛苦地詢問,自己還會好嗎?

蒼鷺醫生表態,不是發自內心的東西,就不能帶來新的改變。因為只有自己主動改變,才是真的覺醒。

人們不都常說,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不是發自內心的渴望,激情很快會被燃燒殆盡。

只不過現實中大多數的人們,慣用的思維模式是依賴他人,處在等待被安排的狀態。

人生是一場修行:人生實苦,唯有自渡 - 天天要聞

而成長的本質,就是減少並最終打破這樣的依賴關係。雖然剝離的過程固然痛苦,這卻是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就像破殼而出的小雞,充滿了對這個世界的喜悅。

最後,蛤蟆先生經過十次治療後,它逐漸明晰一個道理:必須完成的事情,唯有靠它自己才能完成。它最好快點「長大成人」,學會用理性而不是情緒化的方式來行事。

小結

人生是一場修行,每個人都是在亦步亦趨中前行。無論命運給我們什麼樣的劇本,我們只管做自己的主人,不做情緒的奴隸。

蒼鷺醫生說:沒有人能傷害你,除非這是你的選擇。因為人生只是一場修行,所有塵世的苦,都需自渡。

美文分類資訊推薦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 天天要聞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這是一個局,當局者迷;但布局者,心腸毒而細。 有人,就有鬥爭。 認同這樣的困獸斗,才有輸贏;世界好廣闊,退一步。 大家漸漸明白「襪子懷孕」的底蘊,只是不說破;說破了,希望也破了;沒有希望,就沒有快樂,城,徒然剩下一片惡土。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 天天要聞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提前有一段新的一天,大家早安,愉快,愉快的黎明,愉快的早晨,早安,吉祥,安康,幸福,如意,平安又健康,大家早上好,今日心情要多快樂,多開心,多漂亮。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 天天要聞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也許忙碌的日子讓彼此疏離,但知心朋友一生難忘。莫讓時間沖淡友誼的酒,莫讓距離拉開思念的手,當時光流逝,斗轉星移,你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早安,朋友!人一定要禁得起假話,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騙,忘得了承諾,放得下一切,百鍊成精,淡定從容。早安!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 天天要聞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在人際交往的複雜網路中,我們常常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些思想成熟、認知層次高的人,往往顯得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顯得「不合群」。這種現象並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原因。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 天天要聞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五十歲,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走過青春的熱血與衝動,經歷過中年的忙碌與奔波,我們逐漸步入了知天命之年。在這個年齡階段,如何活得更好、更有意義,成為許多人思考的問題。其實,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是這八個字:釋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 天天要聞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啊!你聽到了嗎,親愛的朋友,時間真是無情啊!它是一種力量,讓我們不斷前行,讓我們不斷改變。世界變得如此快速,而我們也變得越來越難以找到那些曾與我們共同經歷的人和記憶。是的,也許有那麼一天,我們不得不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將無法再保持聯繫。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 天天要聞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文丨桃小菁春風十里不如你,小菁在這裡,等著你!很多人都信前世因果,認為這輩子的福氣是上輩子積攢下來的,這輩子的苦難也是上輩子欠下的。前世因,後世果,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實並不盡然。事實上,這輩子的福氣其實也可以靠這輩子來攢,即使上輩子欠下了很多債,這輩子也有改變命運的可能。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 天天要聞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低頭見塵埃,抬頭見花海,這句話描述了人生的兩種態度。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與挑戰,面對困境時,有的人選擇低頭看塵埃,沉浸於細枝末節的煩惱之中,而有的人則抬頭見花海,從困境中尋找希望與美好。這種心裏面帶著鮮花的態度,決定著我們生活的質量。生活的美好,的確取決於自己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