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東評車》試駕長安UNI-K 智電iDD——6擋混動與原創設計

2023年10月10日13:02:06 汽車 926
《夏東評車》試駕長安UNI-K 智電iDD——6擋混動與原創設計 - 天天要聞 《夏東評車》試駕長安UNI-K 智電iDD——6擋混動與原創設計 - 天天要聞
12:47
* 所有內容視頻均從 YouTube 共享、轉發和嵌入。 如有違規或錯誤,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推薦

起亞EV5靠座椅摺疊造自在內飾 - 天天要聞

起亞EV5靠座椅摺疊造自在內飾

在現代都市快節奏的生活氛圍中,汽車超越了單純代步工具的屬性,逐漸成為人們放鬆自我、享受生活美好的移動私密空間。作為起亞品牌用心研發的純電車型,EV5依靠出色的續航表現和駕駛性能,在市場上收穫了眾多青睞。藉助其溫馨舒適的內飾設計和靈活可變的座
號稱「杭州灣庫里南」,只要28.99萬起,領克900到底有多香? - 天天要聞

號稱「杭州灣庫里南」,只要28.99萬起,領克900到底有多香?

在今年的國內大型SUV市場中,可謂是百花齊放。除了騰勢N9、問界M8等熱門車型以外,隨著領克900的登場,再次登上了熱搜,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關注。本篇文章筆者就從多維度來解析一下領克900的產品力,看看有著哪些亮點?號稱杭州庫里南的它,是否
30萬出頭圓夢賓士E級,2022款E260L轎車,3.2萬公里准新車況 - 天天要聞

30萬出頭圓夢賓士E級,2022款E260L轎車,3.2萬公里准新車況

賓士E級轎車自1953年首次亮相以來,一直是豪華汽車市場的中堅力量。這款車型以其精湛的工藝、卓越的性能和不斷創新的設計贏得了全球消費者的喜愛。隨著時間的推移,賓士E級不斷演進,每一代車型都承載著賓士品牌的精髓,並不斷融入新的科技和環保理念。
一手本田雅閣,3.7萬公里,高性價比家用轎車的代名詞? - 天天要聞

一手本田雅閣,3.7萬公里,高性價比家用轎車的代名詞?

本田雅閣從1976年開始生產,最初是一款緊湊型轎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逐漸發展成為一款中型轎車。在中國,雅閣由廣汽本田合資生產,並於1999年正式上市。自上市以來,雅閣憑藉其可靠性和舒適性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成為了中國中型轎車市場的佼佼者
准新車況!11萬出頭拿下紅旗HS5,家用代步好選擇 - 天天要聞

准新車況!11萬出頭拿下紅旗HS5,家用代步好選擇

紅旗HS5是紅旗品牌旗下的中型SUV,該車自2019年上市以來,憑藉其出色的產品實力和合理的價格定位,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和喜愛。2024年03月11日,一汽紅旗官方正式對外發布了紅旗HS5,作為年度改款車型,2024款共2款全新車型。

汽車分類最新資訊

准新車況!2024款賓士GLB220,22萬體驗三叉星魅力 - 天天要聞

准新車況!2024款賓士GLB220,22萬體驗三叉星魅力

賓士GLB是賓士推出的一款緊湊型SUV,它的主要受眾是對豪華品牌有追求,同時又注重家庭出行舒適性和實用性的人群。特別是那些年輕的家庭用戶和都市專業人士,他們既想要賓士品牌的豪華感,又需要一輛能夠應對日常城市生活和偶爾長途旅行的車型,那麼賓士
Waymo 自動駕駛計程車在東京被交警攔停,車輛由人類司機駕駛 - 天天要聞

Waymo 自動駕駛計程車在東京被交警攔停,車輛由人類司機駕駛

IT之家 5 月 5 日消息,上周末,Waymo 的自動駕駛計程車在日本東京被交警「攔停」引髮網友關注。圖片顯示,一輛 Waymo 自動駕駛計程車停靠在路邊,而一名騎著摩托車的交通警察似乎正在準備給這輛車開罰單。這張圖片迅速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熱議,在 X 平台上獲得了超過 100 萬的瀏覽量。許多網友調侃自動駕駛計程車被開罰單...
和比亞迪拼刺刀!享至高綜合優惠5.8萬,大眾為銷量拼了? - 天天要聞

和比亞迪拼刺刀!享至高綜合優惠5.8萬,大眾為銷量拼了?

知嘹汽車/正琦比亞迪的車型現在銷售越來越火爆,在SUV的領域,推出來的大七座車型,比亞迪唐,銷售成績非常的火爆,作為和它同級的途觀L也在通過降價與其展開更激烈的競爭。途觀L是上汽大眾銷售多年的車型,這款車在積累了良好口碑的同時,也擁有較高的

全站最新資訊

「不開綠燈」的麻醫生和「仗義執言」的女護士 - 天天要聞

「不開綠燈」的麻醫生和「仗義執言」的女護士

前兩天我寫「肖飛事件」後,原配谷醫生的處境會如何?我收到了這樣的一條評論: 「請你不要補刀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肖飛也是北大醫學部的高材生,也曾經拯救過很多病人,請你....
國產晶元殺瘋了!利潤暴漲26倍,這些小晶元藏著大突破 - 天天要聞

國產晶元殺瘋了!利潤暴漲26倍,這些小晶元藏著大突破

最近翻看國產晶元企業的成績單,可把我這個外行人看樂了——利潤動輒漲個兩三倍都是常規操作,最誇張的翻了26倍!您別誤會,這可不是在炒股,而是實打實的造晶元掙來的真金白銀。要說這波國產替代的浪潮,還真讓咱們在晶元領域啃下了幾塊硬骨頭。先說個身邊
中國晶元設備進口狂潮背後:買得越多,卡得越緊? - 天天要聞

中國晶元設備進口狂潮背後:買得越多,卡得越緊?

最近跟朋友聊起晶元產業,有個數字讓我驚掉下巴——2024年全球晶元設備賣了1171.4億美元,光咱們中國就買走了495.5億,佔比超過四成!這相當於全球每賣出三台造晶元的機器,就有一台是運往中國內地的。但細想之下,這個數字既讓人振奮,又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