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進5G時代,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更見廣泛。香港初創Synap Technologies研發的第二代小型智能物聯網讀數裝置曾獲香港特區環境保護署青睞,被引進堆填區試行各項收集數據。
Synap Technologies研發的讀數裝置(IoT modem)
Synap Technologies創辦人關秉輝表示,該讀數裝置的研發靈感始於不少電力公司仍以員工手抄表為客戶記錄用量,「堆填區面積大如高爾夫球場,當中有井口,需要監察水質酸鹼值以了解井中的沼氣變化等。以往要人工為每個井量度數據或抽取樣本,但個別井位處山上、斜坡,存有風險。」
關秉輝說,隨著智能物聯網高端技術的發展,通過讀數感應裝置經低頻數據傳送,結合雲端上的私網平台,即使監測位置有山丘或林木,只要在不同角落裝設讀數裝置,裝置之間能相互連接並傳送數據至雲端控制器。
Synap Technologies研發的讀數裝置不用連接任何電線,開啟電源連接私網平台後即可把讀數傳送至雲端伺服器。
他提到,公司特意為電力公司量身訂製了物聯網一站式方案,最終在市場上突圍而出。公司推出的第二代讀數裝置,體積只有第一代的五分之一,但數據接收及傳送距離卻提升至10公里,還可設定自動定時收取讀數,配合智慧城市的發展。
Synap Technologies作為香港科技園科技創業培育計劃的培育公司之一,可以說是香港創科初創企業彙集人才、背靠內地生產線、配合國際視野的最佳範例。
大學主修電腦的關秉輝早年移居加拿大,於1994年回到香港。他曾在國際投資銀行高盛任職長達六年,後來放棄高薪厚職,專註開發網路保安系統.
2016年,他先後認識來自香港的崔溢康、瑞典的Andreas Gaarder博士,三人對智能電網通訊技術發展的理念不謀而合。得知香港科技園能提供為期三年的科技創業培育計劃後,三人遂申請參與,最終成功入圍,獲得辦公室免租及其它市場推廣資助。
關秉輝形容,三人各有分工,如Gaarder博士專註工業設計,崔溢康負責市場推廣及銷售,他和香港研發團隊則主力技術開發改良及軟體設計。為推廣旗下的物聯網技術,該公司積极參与大型展覽面向國際。
關秉輝表示,香港貿發局的電子展為業界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幫助他們結識了來自中國內地的感應裝置廠商,有利日後開拓商機。
論及未來發展藍圖,關秉輝表示,未來會爭取與政府部門在物聯網的應用合約。他也有意通過眾籌網站Kickstarter推廣新一代的讀數裝置及迷你網關套裝,旨在開拓民用市場,吸引科技人的關注及試用,製造市場聲音。
Synap Technologies參與香港秋季電子產品展,結識了來自印度、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的買家。
今年,香港秋季電子產品展將與其他四項展覽納入秋季五大科技展於下周舉行,締造跨行業商機。展覽首日還將舉辦創新科技論壇,廣邀業界專業人士、獨角獸企業代表、高校教授,探討「永續發展 科創未來」。
秋季五大科技展10月揭幕,近1,000家展商呈獻各行業最新創科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