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中午三個人就回到了路邊車上,這次峽谷探險真的夠驚險,居然遇到三隻熊,居然根本不怕人,他們在車上一直睡到晚上,疲勞和恐懼都徹底消失了,相反卻有一種別樣的刺激和成就感。
尤其是陳曦更是高興,立軍說他深山遇熊夠吹幾年的,陳曦一個女的單身退熊絕對夠吹一輩子的了。老林也誇她臨危不亂,頭腦冷靜,攜帶裝備考慮頗周,使用方法正確有效。
第二天三個人繼續出發,前面已經定好目的地,那就是317國道上最有名的集自然風景,人文景觀,宗教聖地一體的天空之城—孜珠寺,這是川藏北線自駕游必去的打卡之地。
下午3點,根據導航他們已經來到孜珠寺附近,317國道邊上有個小小休息區,有不大的停車場,也有廁所,這裡能看到是孜珠寺的背面大山,公路對面隔著一條河是氣勢宏大的高山,山體基本被綠草覆蓋,幾十隻氂牛和駿馬在山上悠閑吃草,遠看就是一個個的黑點,半山腰上白雲繚繞,山頂上有著一排形狀各異的巨大青色怪石,有的寬大穩重如佛像,有的斜立像人形,有的細長如刀鋒,有的懸空像拱門,但是基本上看不到孜珠寺的建築,要想開車上到孜珠寺需要走前面的一條岔道拐過去,還要爬上12公里的碎石盤山險路。
天色不早了,這裡的海拔是3200米,山頂海拔是4800米,在這裡露營比孜珠寺要舒服得多,又有廁所垃圾桶方便利用,所以他們決定第二天再去遊玩孜珠寺,到了夜晚從這裡向南望去,天空陰雲密布,四周黑暗寂靜,只有遙遠的山頂上片片燈火閃爍,向人們展示著千年的歷史榮光。
開著很重的房車走孜珠寺十二公里山路對陳曦是個考驗,不但坡陡,彎急,而且是非鋪裝路面,但是陳曦現在對自己很有信心,她拒絕了男士和她換車的建議,狠踩油門要一股勁兒地衝上去,可是到了半山腰卻實在爬不動了,換了立軍和老林也不行,動力嚴重不足,看來這不是駕駛技術的問題,就是這種兩驅房車真的上不去。
沒有辦法,陳曦只好坐老林的福田大麵包到了山頂。
孜珠山昨天晚上下了雪,準確來說只是山頂降雪,這裡山上山下氣候完全不同,放眼望去半山腰上仍是綠草如茵,山頂上卻是白茫茫一片,孜珠寺那片藏式深紫色建築群,在雪中顏色更加醒目,風格更加突出。
317國道一路走來,他們也有一個經驗,只要是險峻秀美奇特的高山之上,必然有寺廟建築,孜珠寺是其中位置最高,形勢最險,建築群最複雜龐大的。
對宗教和建築他們三個根本不懂,只知道這裡是苯教聖地,歷史悠久。
這裡最吸引自駕遊客的是在山頂最高處懸空的怪石上的那幾處建築。要經過幾處危險的梯子才能到達,那裡是離天空最近所在,據說是僧侶的苦修之所。
他們沿著建築中間的小路一路走上去,幾乎沒有遇到人,走了許久只遇到一位中年僧侶,面色和善,向他們微笑致意,陳曦對他很有興趣,借著問路和他攀談起來,那位僧侶普通話懂一些,但說不太好,簡單聊了一會兒,他請他們三個到他的住所小坐。
僧侶的居室不大,陳設簡單,乾淨整潔,除了基本的桌椅床火爐灶具外,就只有一些書籍,他們邊喝茶邊聊天,喝得不是酥油茶像是一種紅茶,他們了解到那位僧侶其實還不到30歲,在此寺已經學習生活十幾年了。
陳曦其實很想知道這位僧人,可不可以結婚成家,給不給發工資這類問題,可又怕這些問題冒犯了人家,就旁敲側擊地問他除了在這裡生活,在別的地方還有沒有家。
那位僧人並沒有直接回答陳曦這個問題,他笑著說,有句話不知道你們聽說過沒有,孜珠寺是天空之寺,來到孜珠寺的都是有緣之人,
三人回答:「有聽說過。」
僧人問:「那你們來了,覺得這裡有什麼不同,你們的緣又是什麼?」
陳曦說:「我就是看圖片和視頻介紹,很嚮往這裡,到了之後感覺風景確實奇特,目前還沒覺得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