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梅州城青丘村,村中有一年輕小伙叫楊小壯,父親曾是一名富商,只可惜在楊小壯七歲那年,父親經營不善,破產倒閉後上吊自殺,緊接著母親病逝。
一夜之間,楊家家破人亡。
成為孤兒的他,被好心的鄰居收養,從此吃著百家飯長大。
長大回娘家,楊小壯種了幾畝菜地,平日靠著賣菜為生,日子過得還算湊合。
一轉眼楊小壯十八歲了,儘管他勤勞吃苦,可由於他身高僅有三尺,長相也不出眾,所以沒有女子願意嫁他為妻。
就這樣,他成了村裡僅有的光棍。
話說有天早上,楊小壯挑著兩筐蔬菜去鎮上趕集,結果走到半道,突然下起暴雨。
就在他尋找地方避雨時,突然一隻白狐跳進框子中。
看白狐渾身濕透了,楊小壯一時覺得它挺可憐,便沒有攆走它。
很快,他來到一座破廟中避雨。
一個時辰後,雨終於停了。
楊小壯趕緊去鎮上賣 菜,而那隻白狐跳進樹林中,轉眼間消失不見了。
那日,回家的路上,他遇到一位大娘。
大娘看到楊小壯框子中,散落著不少菜葉子,於是感嘆道:「小夥子,你咋不不過日子呢?」
楊小壯一愣,趕緊問其緣由。
大娘笑著說道:「小夥子,我知道你叫楊小壯,是一個挺不錯的小伙。我問你,你是不是每次賣完菜,都會多出不少剩葉子,而這些葉子你基本上都扔掉了。你應該養些雞鴨,那菜葉子不是有用處了?」
聽完大娘所言,楊小壯拍了拍腦袋。
自己為啥沒想到呢?
就這樣,在大娘的提示下,楊小壯買了三十隻鴨,平日就用剩下的菜葉餵食。
一晃一年過去了。
這些鴨子長大了,也能下蛋了。
每天,楊小壯去鎮上賣菜和賣蛋,收入比以前多了不少。
直到有天,楊小壯趕集回來。
到了家門口,只見一個女乞丐竟坐在地上。
看著女乞丐可憐,得知她已有兩天沒有吃飯,楊小壯趕緊將她領進屋,很快煮了幾個鴨蛋。
沒一會,乞丐狼吞虎咽起來。
吃飽後,女乞丐這才道出身份。
原來乞丐叫羅鳳蓮,老家鬧饑荒,她跟隨父母逃難;哪知家人在途中病死了。
失去雙親的羅氏,只好沿街乞討。
此時,楊小壯陷入沉思。
過了一會,他說道:「羅姑娘,要不這樣,從今日起,你就住在我家,我將你安置在西廂房,你以後負責餵食雞鴨,你看如何?」
突然,羅氏跪在地上,激動地說道:「謝謝楊公子」
楊小壯趕緊攙扶羅氏,說道:「姑娘,快快請起」
那晚,或許是家裡住進陌生人,當晚楊小壯一夜未眠。
於是,他起來散步。
沒想到,羅氏也在後院,看在天上的月亮發獃。
儘管四周一片漆黑,可羅氏苗條的身材,給楊小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突然間,他想成家了。
不知何來的勇氣,楊小壯徑直走到羅氏跟前,向她表明心意。
羅姑娘害羞地低頭不語。
見她沒有反對,楊小壯一把摟住家人。
沒過幾天,二人拜堂成親。
成親後,夫妻甚是恩愛。
可怪事發生了。
不知從何時起,楊小壯發現家中的雞鴨時不時少了幾隻。
於是,他以為有人偷鴨。
可半夜潛伏數日,卻不見賊人。
難道想錯了?
直到三個月後,一個尼姑前來化緣,這才揭開謎底。
見到尼姑後,楊小壯熱情招待。
「夫人,家裡家客人了」
沒一會,羅氏緩緩走來。
當尼姑看到羅氏後,二人明顯愣了半天;尤其是羅氏,竟有幾分驚慌之色。
尼姑看了一眼羅氏,並未多說一句。
突然,楊小壯想到這陣子,鴨子少了七八隻,於是將這件怪事告訴尼姑。
可尼姑笑著說道:「楊施主,正所謂有得有失,你丟了鴨子,卻得到一個賢惠的妻子,不是嗎?」
可楊小壯不解,這丟鴨和娶妻,二者有何關係?
哪知尼姑不願道出緣由。
後來尼姑走遠了,羅氏這才走到院子中。
「相公!」
見羅氏欲言又止,楊小壯問道:「夫人,你有話直說」
「相公,其實有件事,我一直瞞著你」
「何事?」
「相公,我就是當年避雨的那隻白狐。後來我修鍊成人,於是化作乞丐來報恩。這些日子,我實在忍不住,所以偷吃了幾隻鴨。若相公介意,我立馬離去,絕不再來打擾」
楊小壯先是一愣,隨後笑了。
「夫人,我豈會嫌棄?正是大師所言,有得必有失,今生能娶到妻子,我就算丟了所有的雞鴨,也物有所值。」
那日,尼姑一眼識破羅氏的身份,但她並沒有傷害氏,因為羅氏雖然身為妖精,可她從未害人,更沒有害人之心,所以尼姑成全了這段姻緣。
後來,羅氏先後生下一兒一女。
從此,一家四口過著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