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人,總喜歡說的一句話是「這肉好吃,你來一塊」「這菜炒得好,你來嘗嘗。」再或者就是「這酒你喝過沒,來試試?什麼喝不慣白酒?那怎麼能行?」
於是,作為兒子的小孫,只能聽老爸從老爸的命令,從二十歲那年,開始試著喝起白酒來。
喝著喝著,小孫對白酒的味道竟然漸漸熟悉了,甚至對白酒品牌還有了一些了解。不過即便是已經比同齡人更懂白酒,老孫還是會時不時考驗兒子:
- 「這酒是哪的酒,大概給大家介紹以下。」
- 「那款酒是哪個年代的,現在新出的系列哪款最好喝?」
小孫有時候會不耐煩,但礙於是自己父親為難自己,他也實在沒什麼辦法。
小孫第一次發牢騷,竟然是在父親和幾個老知青的聚會上,因為大家都是六十歲以上的年紀,是一群闊別已久,早就想見見面的老朋友,終於找了「一起過六十大壽」這個借口,從天南海北聚在了一起,地點在上海的一家小飯店。
「第一杯,大家身體健康!第二杯,明年再相會!第三杯,回黑土地與父老相親共同舉杯!」這張照片的拍攝者便是小孫。
老爸的知青宴,他本不想跟著摻和,但父親執意拉著他來,他也實在沒辦法,充當年輕勞力,照顧幾個叔叔阿姨唄!
知青宴上,父親早已和老知青們約好,一人帶一瓶當時80年代在供銷社買的老酒,看看誰帶了重樣的,倆人就自動一組,玩遊戲時候懲罰都一塊。
不過,小孫怎麼也沒有想到,本該和他沒有任何關係的聚會,會讓他出醜,因為我沒見過啊,更別說他了……
「當年咱們去黑龍江,下了老綠皮車,我姓李都還老沉,就看見周圍一大片的黑土地,油汪汪的,一看就能種出不少好莊稼」,張叔叔剛坐下,看到李叔叔帶的北大荒酒,忍不住念叨著。
「來吧,小夥子,這酒見過吧,考考你,這是什麼酒?」
小孫還在給各位叔叔阿姨拉座位的時候,老爸就來了這麼一句,平時在他們的知青群里,老爸沒少炫耀兒子懂酒懂得多,此話一出小孫是明白了,這是要「好驢子拉出來遛遛」了,可這酒他哪裡見過,市面上也沒有賣的。
小孫有點憤恨地看著自己的父親,早知道要「公開處刑」,至少要提前跟他說一下吧,這時老孫狡黠一笑,拿出自己的酒,也是北大荒酒,「咱倆一組,老李,這是我當時買的,當地領導就愛喝當地酒,我湊著酒票,買了幾瓶備著用。」
「每當咱們開評工分大會前,我都會約酒局,但是不送酒,所以當年喝酒就是簡單交流感情。」
「兒子你聽著,這酒用的糧食,就是我們以前中國的黑土地,因為糧食長得好,糧價沒那麼高,酒價也跟著實惠,這種濃香型白酒,喝起來高粱和小麥的香氣是很濃郁的,你以後挑酒,也要這麼挑。」
說罷,父親又拿出一瓶白酒,這是我上次買回來的那瓶古道江湖1800,父親覺得很不錯,所以也一併拿了來。
52度的濃香型白酒,因為之前沒見過,剛拿在手上還沒喝的時候我是滿臉嫌棄的,但沒想到喝著喝著竟喝出了老酒的味道,才知道這酒竟出自我國數一數二的基酒大廠,很多名酒企業都與之合作,我懷疑這味道可能真跟咱們喝的老酒有關係,上面這1800,指的就是它的基酒窖藏天數。」
眾所周知,好酒的精髓除了酒廠實力外,工藝是最為重要的。
當下,白酒工藝有很多種的,但公認最佳的,還是固態工藝,輔以大麴發酵,而此酒在釀造過程中,就是嚴格遵守這些原則的,雖然出酒率低,但是品質好,所以成酒飽滿醇厚,倒酒時那酒線拉得老長老長,酒香怡人。
產地是號稱「美酒窩」的四川邛崍,佔據地理位置的便利,選用本地優質的五穀糧食為原料,最終等級為優級,品質上乘,喝過的酒友,無不說「好」!
酒體的美酒香十分濃郁,剛開瓶不到10秒,整個屋子內都充滿了酒香氣,引得隔壁桌都來詢問該酒的來歷,抿一口唇齒留香,真是聚餐、自飲的佳釀。
說完了這酒後,這群本來就喜歡集體行動的老朋友開始逗起了小孫。
李阿姨又拿出來了一瓶寶豐酒,是典型的清香型白酒,工藝里有一步「清蒸二次清"賦予了這款白酒酒味的靈魂,距今已有4100多年,與汾酒是我國知名的清香型白酒代表,這要是忘了,可真談不上懂酒了。
小孫點頭哈腰地應和著,這邊徐叔叔又拿出一款白酒,這款酒的標籤很清晰,明確寫著「紹興加飯酒」。
只是可看得清是一回事,了解是另外一回事,見小孫面露難色,徐叔叔也進行了簡要介紹:
「這酒是選用優質糯米、麥曲和鑒湖水為原料,採取獨特的工藝,因為釀造過程中加入了米飯,由此而得名,酒質醇厚,風味優美,也是一款千年名酒。」
聽老一輩知青們說,80年代以及此前,供銷社的白酒真不少,只是後來很多都不見了,甚是懷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