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故事:書生夢中幫助女鬼殺惡鬼吏,女鬼得了精血竟能白骨還生

2022年08月13日05:10:03 故事 1120


聊齋故事:書生夢中幫助女鬼殺惡鬼吏,女鬼得了精血竟能白骨還生 - 天天要聞

書生楊於畏,為了讀書清靜,把家搬到泗水之濱。他的書房面對著曠野,牆外有許多古墓,墓旁是一片白楊樹林,夜裡風吹著樹葉,那聲音就像洶湧的波濤。

深夜,楊於畏在燭光下讀書,聽著那音,心裡感到無比的凄涼。正在這時,忽聽牆外有人吟詩:「玄夜凄風卻倒吹,流螢惹草復沾幃。」反覆吟誦,音調悲涼凄楚。

楊於畏側耳細聽,那聲音委婉纖細,好像是個女子。他心裡很疑惑,深更半夜,在這荒郊野外,從哪裡來的這個女子呢?

到了天明,楊於畏走到牆外察看,卻不見人跡,只看見一條紫帶,遺留在荊棘叢中,便拾了回來,放在窗台上。

這天晚上二更過後,楊於畏又聽到那個女子的吟誦聲,仍舊反反覆復吟那兩句詩。楊於畏搬了個凳子放在牆腳下,站到凳子上把頭伸到牆外去看,吟誦聲卻忽然停止了。

楊於畏頓時明白了,這吟誦者一定是鬼。但那悲哀凄苦的情緒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和無比的愛慕。

第二天夜裡,楊於畏很早就伏在牆頭上等候。一更過後,忽見有一個女子從草叢裡姍姍地走出來,手扶小樹,低頭吟誦那兩句詩。

楊於畏輕輕地咳嗽一聲,那女子就慌忙走進草叢裡去了。

楊於畏從牆頭上下來,等候在牆下。不多一會,那女子又出來吟詠:「玄夜凄風卻倒吹,流螢惹草復沾幃。」楊於畏便隔牆續道:「幽情苦緒何人見?翠袖單寒月上時。」

楊於畏吟罷,側耳聽了好久,沒有一點動靜,便轉身回書房去了。

剛剛坐定,忽見一個美麗的少女從外面走進來,向他施禮追:「你果然是個博學多才的風流雅士,我卻過於多心,不敢來接近你。」·

楊於畏大喜,便拉著少女坐下。但見她身體瘦小,弱不勝衣,且膽小拘謹,便問:「你家在哪裡,寄居在這裡已經很久了吧?」

少女說:「我是隴西人,跟隨父親流落到這裡。我十七歲上生暴病而死,已經有二十多年了。在這荒野,孤苦寂寞,象一隻離群的孤雁。那詩是我自己所作,想了很久續不下去,今天蒙你代續,我在九泉之下也感激你。」

楊於畏要求與少女同房,少女皺著眉頭說:「我是夜間出沒的鬼魂,與生人不一樣,做那種事要折你的陽壽。我實在不願意害你,我們還是坐著談談吧。」

楊於畏兩眼盯著少女裙下的雙腳,少女低頭笑道:「你老盯著我的腳看什麼?」楊於畏見她穿一雙白色錦襪,問道:「你一隻襪子系綵線,一隻襪子系紫帶,為什麼不都用帶子?」

少女說:「昨天晚上因為迴避你,慌亂中不知落在哪兒了。」楊於畏微微一笑:「我給你換了它。」從窗台上取過紫帶,遞給少女。少女驚奇地問:「你怎麼會有這帶子?」楊於畏便把經過告訴了她。

少女束好襪帶,隨手翻閱書桌上的書籍,忽然翻出一本《連昌宮詞》(唐朝元稹寫的一首著名長詩),感慨地說:「我活著的時候,最愛讀這首詩,今天再見,象做夢一樣。」

楊於畏跟少女談起詩文,發覺她聰慧機敏,十分可愛。兩人意氣相投,越談越有勁,直到東方發白,少女才起身走了。

從這天開始,每到夜裡,只要聽到輕輕的吟誦聲,不一會兒,少女就來了。她一來,兩人就熱烈地談起來,就像好朋友聚會一樣。

少女時常告誡楊於畏,要保守秘密,不要把她的事泄露出去,因為她從小就很膽怯,生怕碰到壞人受欺侮。楊於畏滿口答應。

兩人相親相愛,感情勝過夫妻,常常整夜整夜地廝守在一起,但從不亂來。有時楊於畏在燈下讀書,少女就幫他抄寫文章。她寫的字,端莊秀麗,非常漂亮。

少女又自選宮詞一百首,恭恭正正謄錄下來,和楊於畏一同吟誦。

為了增添樂趣,少女又叫楊於畏買來棋盤和琵琶,每夜教楊於畏下圍棋。

兩人下了一會棋,少女便抱起琵琶,撥弄弦索,彈了一曲《蕉窗零雨》,曲調哀婉凄涼,使楊於畏辛酸得聽不下去。繼而又改彈《曉苑鶯聲》。那歡樂輕快的樂曲,頓時使楊於畏心曠神怡,精神振奮。

二人在燈下歌唱舞蹈,常常高興得忘記了天亮。看見窗上現出曙光,少女才慌慌張張地走了。

一天,有個姓薛的書生來拜訪楊於畏,正值楊於畏午睡,便沒有叫醒他。環視室內,見新添了棋盤、琵琶。他知道楊於畏平時不會玩這些東西,現在要這些幹什麼?

薛生又翻閱書桌上的書稿,翻到了少女所抄錄的宮詞。看那字形,端莊娟秀,好像是一個女子的手跡,心裡更疑惑了。

這時,楊於畏醒了,薛生便指著琵琶和棋盤問:「這些東西是哪裡來的?」楊於畏說:「我自己買的,我想學一學。」

薛生拿起詩卷,又問:「那麼,這個呢?」楊於畏說:「向一個朋友借的。」薛生反覆翻閱,見最後一頁上注有一行小字:「某月某日連瑣書。」

薛生笑著說:「這明明是一個女郎的小名,你何必這樣欺哄我呢!」楊於畏非常尷尬,紅著臉好半天答不上話來。

薛生見他這樣,盤問得更緊了。楊於畏吞吞吐吐,就是不肯說實話。薛生以不還詩卷要挾他,楊於畏無奈,只好把實情告訴了他。

薛生要求見連瑣一面,楊於畏就把連瑣囑咐他的話說了。薛生聽說。更加仰慕,苦苦要求見一見這位多才多藝的女子。楊於畏不得已,勉強答應了。

夜裡,連瑣來了,楊於畏就把薛生要求見她的意思說了。連瑣聽了很生氣·說:「我以前跟你說甚麼來,你偏偏喋喋不休向人泄露秘密。」

楊於畏為自己辯解,說自己實在沒有辦法。連瑣難過地說:「不必再說了,我和你的緣分已經完了!」楊於畏百般安慰解釋,連瑣皺著眉頭總不高興,站起來說:「我還是避一避好。」說罷,顧自走了。

第二天,薛生又來了,楊於畏便把連瑣不願相見的話說了出來,薛生以為是楊於畏故意推託,心裡很不高興。

當晚,薛生邀請了兩位同窗好友,來到楊於畏的住處,他們說說笑笑,吵吵鬧鬧,終夜喧嘩,故意搗亂。楊於畏雖然很不高興,但也對他們沒有辦法。

三人一連喧鬧了幾夜,終沒有見到連瑣,便打算走了。哪知喧囂聲剛剛平息下來,就聽牆外傳來吟詩的聲音。三人側耳細聽,那音調凄涼哀婉,使人悲痛欲絕。

薛生正聚精會神地傾聽,內中一個武生王某,拾起一塊石頭向牆外扔去,大聲叫道:「裝模作樣不出來見我們,又念的是甚麼好詩,悲悲切切的,活活地把人悶死!」吟誦聲頓時停止了。

薛生等費了幾夜工夫,好不容易才聽到連瑣的聲音,不料被王生這一鬧,又把連瑣嚇跑了,大家紛紛埋怨他。楊於畏更是怒形於色,痛責王生。

次日,這夥人非常掃興地走了。到了夜裡,楊於畏獨自坐在書房裡,希望連瑣能再來。他眼巴巴地等到天亮,結果連個影子也沒有看到。

過了兩天,連瑣忽然來了,哭著說:「你招來了一些壞朋友,差點嚇煞我。」楊於畏惶恐萬分,慌忙向她賠禮道歉,請她原諒。

不料連瑣馬上走到門外,回頭說:「我說過,我們的緣分已經完了,就從此分別吧!」楊於畏急忙挽留連瑣,不讓她走,可是眼睛一眨,就不見人影了。

從此一個多月不見連瑣再來。楊於畏日夜想念她,吃不下,睡不好,消瘦得成了一把骨頭。他深深地埋怨自己當初沒有聽從連瑣的叮囑。

一天深夜,楊於畏正一個人在書房裡喝悶酒,忽見連瑣掀開門帘進來,不由大喜,忙站起來迎上去說:「你原諒我了嗎?」連瑣沒有說話,眼淚卻刷刷地落了下來。

楊於畏急忙問她為什麼哭。連瑣張了張嘴,想說又忍住了。過了一會,才說:「我賭氣別你而去,現在有了急事又來找你,實在有點不好意思開口。」

楊於畏再三追問,連瑣才說:「不知從哪裡來了個骯髒小吏,硬逼我給他作妾。你想,我是清白人家的後裔,豈肯屈從一個鬼吏?但我一個弱女子怎能抗拒得了他?你如念及我們過去的情分,總不會袖手旁觀吧!」

楊於畏聽罷,氣得要死,但考慮到陰陽相隔,不能為連瑣出力,又非常著急。連瑣說:「這沒有關係,來夜你早點睡覺,我邀你在夢中來幫助我就行了。」

於是二人又坐下來再敘衷腸,直到東方發白。連瑣臨走,囑咐楊於畏白天不要睡覺,留待夜裡夢中相會,楊於畏連連稱「是」。

第二天傍晚,楊於畏飲了幾杯酒,趁著醉眼朦朧,上床和衣而卧。

迷迷糊糊中,忽見連瑣來了,交給他一把佩刀。然後拉著他的手就走。

兩人來到一座院中,剛關上門要說話,忽聽外面有人用石頭砸門。連瑣驚慌地說:「仇人來了!」

楊於畏大怒,開門沖了出去。只見一個人戴一頂紅帽子,穿一身青布衣服,嘴巴周圍長著象刺蝟一樣的鬍子。楊於畏指著那傢伙,憤怒地斥責他。

那傢伙立即豎眉瞪眼,開口謾罵,語言醒齪,兇狠無理。楊於畏怒不可遏,舉起佩刀向那傢伙衝去。那傢伙拾起石子就投楊於畏。

石子一顆接著一顆,猶如急風驟雨向楊於畏襲來。楊於畏東躲西閃,避不勝避,手腕上早被一石擊中,佩刀落在地上。

正在這危急關頭,遠遠看見一個人,腰懸弓箭,出來打獵。楊於畏細辨那人,正是那天夜裡投石頭的王生,便大聲向他呼救。

王生聽到呼救聲,急忙張弓搭箭,一箭射在那惡吏大腿上;再一箭,正中咽喉,那惡吏便一命嗚呼了。

楊於畏大喜,走過去向王生道謝。王生問他為何與惡吏搏鬥,楊於畏便把原由告訴了他。

王生聽了,心裡很是喜歡,以為可以贖上次投石之罪。便和楊於畏一起來到連瑣的住室。連瑣見了王生,又怕又羞,遠遠地站著,不說一句話。

王生看見桌上一個盒子里有一把小刀,雖然只有尺把長,但卻用金玉裝飾,取出一看,凈光雪亮,可以照見人影,便連連稱好,愛不釋手。

王生見連瑣害怕,便放下刀走了。楊於畏也告辭連瑣出來。到了牆跟前,便越牆而過,不料一失手跌下牆來,

楊於畏嚇了一跳,驚醒過來,原來是一個夢。這時候,田野里已是一片雞啼聲,他忽覺得手腕痛得厲害,天亮了一看,只見皮肉都紅腫了。

到了中午,王生來了。他坐定以後,便說自己昨天夜裡做了一個奇怪的夢。楊於畏問:「你夢見射倒一個惡吏了嗎?」王生說:「你怎麼知道的?」楊於畏把手伸給他看,並將自己昨夜之夢詳細敘述了一遍。

王生回憶夢中連瑣的容貌,恨不得能立刻見她一面。他認為自己對連瑣有功,就向楊於畏提出了這個要求。楊於畏答應了。

到了夜裡,連瑣來向楊於畏道謝。楊於畏把功勞歸於王生,接著把王生的要求說了。連瑣聽了,說:「王生相助,我感恩不盡,但他是一個雄赳赳的武夫,我見了他,實在有點害怕。」

停了一會,連瑣又說:「他不是愛我的佩刀嗎?那刀是我父親出使南粵時買的,因我喜愛,便給了我。我用金線和明珠裝飾,死時,父親用以殉葬。現在我願割愛相贈,他看見刀就如看見我一般。」

次日,楊於畏便把連瑣的意思告訴了王生。王生聽了,非常高興。

到了夜裡,連瑣果然帶了刀來,說:「請囑咐王生,請他愛惜此物。要知道,這刀是海外奇寶,不是中華之物。」

從此,兩人往來如初。這樣過了幾個月,一天夜裡,連瑣在燈下看著楊於畏只是笑,臉上紅紅的,似乎有話要說,就是升不出口。

楊於畏抱住她問了好幾次,連瑣才紅著臉,羞羞答答地說:「久蒙眷戀,我受了生人氣的熏陶,每天吃煙火食,白骨已有還生之意。但須你的精血,才可以復活。」

楊於畏高興地說:「只因你自己不肯,我還有什麼捨不得的?」連瑣說:「只是同房之後,你要生二十多天大病,但不要緊,有藥物可以醫治。」

次日,天色將曙,連瑣起床後,對楊於畏說:「我不來了。你要記牢,過一百天,看到我墳上有青鳥鳴於樹頭,便趕快挖開墳墓。」出門後,又回過頭來叮囑:「千萬不要忘了,整整一百天,不可早也不可遲。」

過了十多天,楊於畏果真病了,腹部脹痛得要命。家人急忙為他延醫服藥,病情漸漸好轉,再過了十二天,他的病就好了。

轉眼已到了百日之期,楊於畏便叫家人們拿了鋤頭鐵鍬等工具到連瑣墳前等待。

等到太陽將落山的時候,果然看見有兩隻青鳥在樹上鳴叫。楊於畏大喜,命家人趕快挖墳。

家人們連忙砍去墳上的荊棘雜草,挖開墳墓,只見棺木已經腐朽了,而連瑣的面容卻象活著的一樣。

楊於畏俯身摸摸連瑣的身上,感到有點微溫,就趕緊給她蒙上衣裳,叫家人抬回家去。

楊於畏把連瑣放到暖烘烘的屋子裡,不多一會,就聽見她有了輕微的呼吸聲,喂她湯水,也慢慢地能夠咽下去了。

到了半夜,連瑣便醒了過來。後來,便與楊於畏做了夫妻。她經常對楊於畏說:「二十多年來,我好象做了一個夢。」

故事分類資訊推薦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聞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陳乾看著手裡的玉佩嘆了口氣,這是他當初送給未婚妻林可兒的定親信物,陳家敗落後,林家嫌棄他窮,退了婚事,這玉佩也送還了回來,他一直沒捨得典當,如今家裡就剩這麼一個值錢的物件,他打算典賣了作為趕考的路費。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聞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1.母親走的那天,天空灰濛濛的,像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紗布,壓抑得人喘不過氣。我跪在靈堂前,淚水模糊了視線,耳邊回蕩著親戚們斷斷續續的哭聲,心裡卻空蕩蕩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親走得很突然,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 天天要聞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張鴻蓄著一頭烏黑的短髮,眼神中帶著些許鬱鬱寡歡,他站在這座繁華都市的邊緣,獨自望著遠方林立的高樓。每一天,他就像無數城市裡的普通職員一樣,重複著簡單枯燥的工作內容。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時走進了那間已經有些陳舊的寫字樓,坐進自己格子間的角落。「張鴻,這份文件你檢查過了嗎?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 天天要聞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原創文章,全網首發,嚴禁搬運,搬運必維權。故事來源於生活,進行潤色、編輯處理,請理性閱讀。父親去世的消息像一顆重磅炸彈,震得我們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廳的窗前,看著窗外的雨絲,心裡一片凄涼。突然,門鈴響起,我打開門,只見大伯一家站在門外,臉上帶著勉強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 天天要聞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醫院外的疑云:當陪伴與疑惑交織在一個普通的周末,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客廳的地板上,本應是溫馨寧靜的午後,但對於小芸來說,卻是一場情感的風暴即將來臨的預兆。小芸的公公因為一場突發的疾病住進了醫院,作為孝順的兒媳,她毫不猶豫地請了長假,每日在醫院裡悉心照料。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 天天要聞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頭條改版後新增廣告解鎖,廣告開始5秒後用您發財的小手點擊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本內容為虛構小故事,請理性閱讀,切勿對號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剛進入高中就讀,一入校門映入眼帘的是滿園漂亮的秋海棠,青紅相間,煞是好看,正當我四處張望時,一個清秀的女孩從我身邊走過,微風吹拂著她的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 天天要聞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計程車的后座上,臉色蒼白,疲憊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滿心歡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兩個人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誰知這一年,幸福的生活卻出現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關的併發症,醫生告訴她必須儘快手術,以免對生命造成威脅。術後,她需要好好休養,心和身體都需要時間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