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廣漢城區河灘驚現野豬,專家推測或從山區遷徙而來,提醒市民保持安全距離

3月19日,四川廣漢城區一處河灘上,出現一頭體型健碩的成年野豬,引發當地市民和網友關注熱議。有網友表示,廣漢周邊無高山密林,「進城」的野豬從何而來?儘管野豬未造成直接傷害,它的出現仍引發市民討論。

▲網友拍到的野豬(視頻截圖)

27日,廣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高級工程師程建軍向紅星新聞記者分析,野豬的出現可能有兩種途徑:沿鴨子河從山區遷徙至廣漢,或是私人馴養繁殖的野豬逃逸,前一種可能性較大。他同時提醒市民與野豬保持安全距離,避免投喂或挑釁,「不打擾是對野生動物最大的保護。」

目前,當地相關部門尚未監測到更多野豬蹤跡,初步判斷僅單一個體活動,若未來野豬數量激增或將進行調控。

「野豬進城」:

健碩野豬現身廣漢河灘

記者實探發現大量野豬蹄印

3月19日,四川鴨子河濕地自然保護區廣漢城區獅子堰市政公園段的一處河心灘地上,一頭體型健碩的野豬意外現身,引發市民圍觀與熱議。

網友拍到的野豬(視頻截圖)

「快來看野豬,廣漢的鴨子河!」目擊者拍攝的視頻顯示,這隻成年野豬行動敏捷,背部鬃毛豎立,未表現出攻擊性,河灘上跑了一段後,鑽入灌木叢中消失。視頻下方,還有網友曬出了拍到的野豬照片。

3月20日,有網友來到河灘,其發布的視頻顯示,河灘上有大量野豬蹄印,但未能找到野豬。同時,有熱心網友提示,未經許可捕獵野豬屬違法行為。

26日,紅星新聞記者前往廣漢鴨子河實地探訪,一路上發現不少野鴨子在河裡嬉戲覓食,偶爾還有野雞從草叢竄出。雖然沒有發現野豬,但記者在網友拍到野豬的河段灘涂上發現了大量的野豬蹄印

▲河灘上發現的野豬蹄印 紅星新聞記者 王明平 攝

「稀奇,野豬都進城了,那隻野豬起碼有200多斤。」一名長期在該地段鍛煉的市民陳大爺介紹,他也曾看到過這頭成年野豬。

據了解,近年來廣漢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鴨子河裡野鴨、野雞等野生動物增多,甚至一些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鸛、中華秋沙鴨等也在此停留,市民感嘆「生態越來越好了」。

▲發現野豬的河灘周邊還有不少水鳥棲息 紅星新聞記者 王明平 攝

市民疑惑:

周邊20公里無高山密林

野豬從何而來?

此事也引發當地市民對野豬來源的討論:廣漢周邊20公里內無高山密林,野豬最近的棲息地,在20公里外的龍門山山脈和龍泉山余脈。這頭野豬究竟從何而來?

「我很好奇,河灘四面環水,周圍是高樓大廈,哪兒來的野豬?」一網友提出疑問。「可能是從什邡山上來的!」另一網友說出了自己的猜測,此前在龍門山下的什邡隱峰,他的親戚曾發現一群野豬仔。

同時,這個「不速之客」為廣漢市民上了一堂生動的生態課。儘管野豬未造成傷害,仍引發市民對城市生態安全的討論。不少市民表示,近年來隨著生態恢復,部分地區的野豬數量激增,朝著人類活動區擴散,他們也擔心大量野豬出現會不會導致「人獸衝突」加劇。

紅星新聞記者現場探訪時,市民張女士就表示:「第一次在市區看到這麼大的野生動物,感覺挺新鮮,但也擔心它會傷人。」

▲發現野豬的河灘 紅星新聞記者 王明平 攝

專家推測:

來自山區的可能性較大

提醒市民保持安全距離

「這麼多年來,野豬第一次出現在主城區鴨子河河灘。這側面印證了廣漢生態環境的改善。」廣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高級工程師程建軍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近年來,當地濕地修復與野生動物保護成效顯著,鴨子河已成為野鴨、野雞等野生動物的棲息地,生態走廊功能逐步顯現。隨著山區與城市生態屏障的模糊化,野生動物向人類活動區擴散的現象或成常態,未來可能出現更多稀有物種。

「地球不僅是人類的家園,動物也需要安全空間。」他介紹,按照野豬的生活習性和自然分布規律,主要生活在深山密林里,在成都平原一帶出現野豬的概率是很低的,「此次野豬短暫停留後隱匿,說明河灘環境為其提供了臨時庇護。」

對於這頭野豬的來源,程建軍分析,可能有兩種途徑:一是春季野生動物活動頻繁,野豬或因覓食沿鴨子河從山區遷徙至廣漢;二是有私人馴養的雜交野豬逃逸。「據我們了解,廣漢目前好像沒有馴養繁殖野豬,第一種可能性較大。」他分析,龍門山下的彭州、什邡、綿竹等地深山裡面本來就有野生的野豬存在,鴨子河發源於彭州山區,枯水期灘涂植被豐富,或吸引野豬沿河道隱蔽移動至此。

對於野豬現身鬧市也引發對城市生態安全的擔憂,程建軍表示,野豬雖有遠離人群的習性,但受驚後可能傷人,市民應保持安全距離,避免投喂或挑釁,發現後需立即報警。他強調:「不打擾是對野生動物最大的保護。」

目前,相關部門未監測到更多野豬蹤跡,初步判斷僅單一個體活動,若未來野豬數量激增或將啟動調控措施。

紅星新聞記者 王明平

編輯 張尋 責編 鄧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