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土耳其放出話來,中國想要開發土耳其的稀土資源,就要把稀土加工技術給轉讓出去。
這句話無疑在側面表明,土耳其對稀土資源非常看重,可是他們卻沒有能力將其開發出來,而中國卻有這個實力,不然他們也不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那麼在資源和技術之間,中國會選擇哪一個呢?
01
在當今科技發展的時代,諸多領域都佔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電車裡的驅動電機採用稀土材料能夠延長車輛續航里程,在玻璃和瓷器的製造中添加稀土元素後,它們還能具備更為出色的光學性能,同時展現出耐高溫的優良特性。
軍事方面更不用說,從導彈的制導系統到飛機的發動機部件,稀土都是提升武器性能和精度的關鍵。
毫不誇張地講,這些領域對稀土的依賴程度已然達到了極高的程度。一旦缺少稀土,眾多高科技裝備的性能必然會遭受嚴重影響。誰能確保稀土資源的穩定供應和高效利用,誰就能在這場科技大戰中佔據有利地位。
土耳其早在2022年的時候就發現了儲量巨大的稀土礦。
如果能合理開發採用,對當地的經濟發展以及工業升級而言發揮不小的作用。
可他們雖然擁有這一寶藏,卻在煉分方面面臨不小的難題,不同稀土元素的化學性質十分相近,這使得分離工作難度陡增。傳統的分離方法不僅耗時費力,還會帶來較為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
他們自身技術基礎不夠成熟,之前企業就嘗試提煉因技術落後、成本過高而失敗,項目一直處於停滯狀態。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能源部長公開表示,希望多個國家合作開發本國稀土資源,但特別提出要求中國轉讓技術。
在稀土領域,中國堪稱全球的佼佼者,在全範圍內,中國是唯一擁有全套技術的國家,尤其在提純方面,中國更是走在國際前沿,憑藉這些,中國能夠高效的對各種元素提取和分離。
而他們提出這樣的合作訴求,也從側面反映出中國技術的關鍵地位。
02
其實在早些年,中國和他們一樣,雖然擁有豐富的稀土資源,但在開採技術方面也面臨著諸多困難。
當時的技術水平有限,開採效率低下,對稀土資源的利用率也不高。而且當時還面臨著國外的技術封鎖。
所以西方國家在掌握著先進的技術的時候,對中國進行壟斷,中國就只能以低價出口稀土原礦等初級產品,再以高價進口經過深加工的稀土產品,在國際稀土市場上處於被動地位。
我們的開採處於起步和探索階段,設備簡陋,工藝落後。
不僅導致大量資源被白白浪費,又讓環境遭到的破壞。但中國科研人員和產業工作者並未放棄,一直在努力尋求突破。
後來因為萃取分離法的出現,在美國放棄的推拉體系中找到靈感,列出多個化學公式,利用計算機進行虛擬試驗。
自此之後,中國逐步掌握先進技術,不斷打破國外壟斷。一直到21世紀,產業才迎來了快速發展。
得益於政策的有力支持以及持續不斷的科研投入,讓加工能力不斷提升,產業也隨之更上一層樓。在此過程中,中國在各種領域不斷進行新的探索,讓相關技術日臻成熟完善。
如今中國在相關金屬加工領域也佔據高市場份額,在各種技術方面都佔有絕大的優勢。
03
長期以來,其他國家始終懷揣著擺脫對中國的依賴,為此不斷做出嘗試。可最終取得的成效卻微乎其微。美國曾大力助力澳大利亞開設稀土加工廠,期望以此打破中國在稀土加工領域的主導局面。
可受到地理位置,即使水平和市場能力的限制,稀土供應難以滿足需求。
且稀土開採面臨環境問題和成本挑戰,導致美國的這一計划進展緩慢。美國自己的嘗試也以失敗告終。
美國一家稀土公司原本目標是成就自己的技術,但技術受阻,目標遲遲沒能達到,開採出的稀土仍以低廉價格出口到中國進行加工,出現了嚴重的虧損。
日本同樣如此,在其專屬經濟區內發現一處巨型稀土礦,但該礦位於太平洋深海底部,深海採礦面臨多個環節的技術難題。
而且他們在加工技術方面和中國相比本就存在一定的差異,再加上經濟成本,環境保護這些因素,也沒能開採成功。
04
反觀他們的資源確實對我們來說非常有吸引力,畢竟稀土作為 「工業維生素」,穩定且豐富的資源供應能更好地保障產業發展。但與之相比,中國所掌握的稀土技術才是真正的關鍵所在。
憑藉著先進的分離提純等核心技術,中國在全球稀土產業鏈中佔據著主導地位,這是歷經多年科研攻堅、巨額投入才取得的成果。
他們表面上是尋求合作,背後或許有著和其他國家聯手制衡中國的意圖。但中國早就看清了局勢,已實施稀土關鍵技術出口限制,明確核心技術不會讓步。
他們妄圖用資源要挾中方交出技術,已經是不現實的想法了。要知道中國正是靠著自主創新,突破技術瓶頸,才一步步從出口國發展成為產業的引領者,掌握了從開採到應用的全鏈條優勢。
如今我國在技術上都有著堅實的底氣,面對他們合作的建議,態度很明確,想要合作可以,但想打技術的主意是絕對不可能的。
當然他們也要認清現狀,開發不是僅靠資源就能成功的,沒有成熟的技術支撐,那些深埋地下的資源終究只是潛在的財富。
如果他們繼續抱有不切實際的想法,不端正合作態度,那最終很可能守著「金山」卻無法變現,最終落下個不良結局。
所以還是希望他們能放下那些小心思,以真誠平等的態度對待合作事宜,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共贏,推動稀土資源和合理開發和利用。
信息來源
科工力量:中國獲得稀土冶煉提純能力,是付出了代價的--觀察者網
土耳其希望與中國開展稀土合作並獲得相關技術--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中方遞交國書,不到24小時,土耳其提要求,希望中國轉讓稀土技術--大白話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