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實驗手上留下「白痂」,武工大教授研發出可帶上高鐵的消毒液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月13日訊  正值春運高峰期,各類消毒用品能帶上高鐵嗎?近日,武漢工程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的袁軍教授帶領團隊與湖北一家衛生材料企業合作,歷經一年成功研發出一種以過氧化氫為主原料的新冠病毒消毒液,解決了易燃易爆和刺激性等問題,並在湖北實現產業化。

袁軍教授使用其研發的消毒液。

袁軍介紹,過氧化氫是我國衛生健康委員會消毒原料目錄中收載的一種消毒原料,其水溶液俗稱「雙氧水」,適用於醫用傷口消毒、食品消毒、環境消毒。然而,由於雙氧水有較強的氧化性等原因,擦拭到人體傷口創面會有較強的灼燒感和腐蝕性;另外,過氧化氫過於活躍,快速分解釋放氧氣不僅能助燃,還容易失去效果,不易保存。

據了解,以氯酸鈉為主的84消毒液具有刺激性氣味,無法在安檢中通過。為此,安全穩定、對人無害、環境友好是袁軍教授團隊的研發初衷。「可以帶上高鐵,可以噴在口罩上,可以在人群中進行空間消毒。」袁軍教授將其研發的消毒液定義為「目前唯一的一種安全的空間消毒產品」,不僅可以對物表進行消毒,還能對空氣進行消毒,可在汽車、高鐵、辦公室、教室、禮堂、卧室等人居環境使用。

袁軍教授和團隊成員。(資料圖)

研究背後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辛酸。高濃度的過氧化氫對皮膚和黏膜產生刺激性灼傷,會形成疼痛的「白痂」,為此不少團隊成員的手上都留下過白痂。歷經重重難關,經過多次實驗,他們從藥物輔料中篩選出一些對皮膚有親和性的物質,並且確保這些物質和過氧化氫的反應是穩定的。

「我們研發的消毒液與酒精消毒液比較,沒有易燃的風險;與84消毒液比較對呼吸道沒有刺激性、對物表沒有腐蝕性,是一款環境友好型產品。」團隊成員陳斯准說道。研發項目成功轉化為hs56消毒液產品,彌補了安全的空間消毒產品的市場空白。

在解決儲存穩定性、腐蝕性、危害性等問題的同時,團隊也著手研究對新冠病毒(原始株)的最低消殺濃度。歷經數次實驗的堅持,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檢測報告顯示,此消毒液對新冠病毒(原始株)、甲型流感病毒(h1n1)和腸道病毒71型完全滅活。

(長江日報記者汪洋  通訊員陳欣  姚一琳)

【編輯:丁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