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迷信!明日出九九凶日,3事別犯了忌諱:1不走、2不躺、3不守

2025年03月11日21:14:06 科學 1900


老人們常說「九九消寒歌,春回大地暖」,這話里藏著千百年來中國人與自然對話的智慧。

數九寒天這場漫長的冬日跋涉,終於在今天畫上了句點。當河面的薄冰悄悄融化,當柳枝的嫩芽探出腦袋,出九九這三個字,便成了春天遞給人間的一封情書。

可老祖宗的講究里,這暖和的日子也有「三不」要牢記——不是束縛,而是順應時令的養生哲學。



不是迷信!明日出九九凶日,3事別犯了忌諱:1不走、2不躺、3不守 - 天天要聞



數九那些事兒:從《荊楚歲時記》到農諺智慧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打小就會背的數九歌,藏著比日曆更靈動的季節感知。按《荊楚歲時記》記載,冬至起每九日為一「九」,數滿八十一日便「寒盡春來」。

今年農曆二月十三正值出九九,恰是「九在月中」的平和之兆。老農諺說「月頭出九九,單衣換棉襖;月尾出九九,薄被裹到老」,說的是出九時辰與氣候的默契:上旬出九容易驟暖,下旬則可能倒春寒搗亂,而中旬恰是承上啟下的好時候。

北方朋友或許覺得奇怪:出九了咋還飄著雪渣子?這恰是地域差異的妙處。江南的油菜花已塗黃田埂,北方的山桃才羞答答地綻開花苞。但不管南北,出九九都是身體蘇醒的號角——陽氣初升時,正是調養關鍵期。

韭菜炒蛋的香氣從廚房飄出,廣場上的太極拳扇舞得正歡,春天就該這般生機勃勃。



不是迷信!明日出九九凶日,3事別犯了忌諱:1不走、2不躺、3不守 - 天天要聞



一不走:遠行莫趕早,養足精氣神

「出九不趕遠路」,這是老輩人對我們的鄭重叮囑,其中蘊含著深厚的智慧。這並不是要攔著我們去踏青賞花,而是傳承了中醫「廣步於庭」的養生理念。

在《黃帝內經》中就有「春三月,此謂發陳」的說法,意指春天就像發芽的種子,需要慢慢地舒展筋骨,順應自然的節奏。

在這個萬物復甦的季節,如果我們急著跨省遠遊,舟車勞頓之間,很容易耗散體內的陽氣。這就像手機在沒有開啟省電模式的情況下刷視頻,電量會迅速消耗殆盡。我們的身體也是如此,過度的勞累會讓原本蓬勃的生機受到損傷。

年輕人常常抱怨「春困秋乏」,這其實是身體在向我們發出信號,提醒我們不要急於狂奔,而是要讓氣血緩緩歸位。清晨時分,在公園裡慢走三圈,感受春風拂面,呼吸新鮮空氣,這比趕高鐵去網紅景點更加養人。

你看那早市上買菜的大爺,拎著竹籃,氣定神閑地走著,這才是春天該有的步態和節奏。如果實在想要出門遠行,也記得要像古人那樣「披髮緩行以應春氣」,讓腳步跟上心跳的節奏,享受春天的美好與寧靜。


不是迷信!明日出九九凶日,3事別犯了忌諱:1不走、2不躺、3不守 - 天天要聞



二不躺:久坐傷身,動靜得宜方養生

俗話說,「春困不是病,躺多了真要命」,這句話雖然聽起來有些土氣,但卻是實實在在的養生之道。

隨著出九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北移,日照時間也一天天長起來,我們的身體也應該從「冬眠模式」慢慢切換到「春日序曲」了。那些整天窩在沙發上刷手機的日子,是時候該告一段落了。不過,運動也得講究個「火候」,不能盲目亂來。

你見過清晨公園裡晨練的大媽們嗎?她們打太極時,膝蓋微屈,動作輕柔得就像柳枝在風中擺動;跳廣場舞時,手腕翻轉靈活,宛如燕子在水面上輕盈地抄水。這就是「動中有靜」的學問,既鍛煉了身體,又保持了內心的寧靜。

相反,如果突然跑去健身房舉鐵,那可就像驚蟄前敲大鼓一樣,容易傷著元氣,得不償失。對於辦公室久坐的上班族來說,不妨學學古人的坐姿——「坐如鐘」。腰背挺直如松,雙腿自然落地,這樣的坐姿不僅符合人體工學,還能有效緩解久坐帶來的疲勞。

比起那些昂貴的人體工學椅,這樣的自然坐姿或許更加管用呢。


不是迷信!明日出九九凶日,3事別犯了忌諱:1不走、2不躺、3不守 - 天天要聞



三不守:舊習且放手,順應時節換新顏

「守舊」二字,在出九這天,宛如一縷春風中的溫柔提醒,輕輕拂過心田。在北方的街頭巷尾,或許還有朋友惦記著囤上一堆白菜,以備不時之需;而南方的家庭里,除濕機可能還在嗡嗡作響,對抗著殘留的濕氣。

然而,這些舊日的習慣,就像冰裂的河面,是時候隨著春日的暖陽一起消融了。

春天,是萬物「迭代升級」的時節,大自然以它獨有的方式,提醒著我們要與時俱進。人的生活習慣,自然也得跟上這歡快的節奏。就像我們的手機,需要定期清空緩存才能運行得更加順暢,我們的身體,也需要甩掉冬天的「惰性」,迎接春天的活力。

早餐桌上,別再總是稀飯鹹菜的老一套,不妨換成五穀豆漿搭配煮雞蛋,讓營養與美味並存。睡前泡腳時,水溫從42℃調到舒適的40℃,微微出汗即可,既放鬆身心,又順應春季的溫和。

至於那些「春捂秋凍」的老話,也別教條地執行。18℃的艷陽天,還裹著厚厚的羽絨服,倒像是給剛出土的嫩芽套上了塑料袋,既不必要的束縛,也錯過了感受春日暖陽的美好。



不是迷信!明日出九九凶日,3事別犯了忌諱:1不走、2不躺、3不守 - 天天要聞




出九三不忌,歲歲安且吉

從數九歌到出九習俗,這些代代相傳的智慧,本質上是中國人與自然的對話密碼。當我們笑著聽老人念叨「別躺太久」「別走遠路」,其實是在接續千百年的生存藝術。

出九九不是終點,而是身體與自然重新締約的起點。此刻窗外雀鳥啁啾,不妨放下手機去陽台轉轉,讓春風親親你的額頭——這大概就是春天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

你家的出九九有什麼特別講究?是必喝的那碗青菜粥,還是一定要曬的「出九被」?歡迎在評論區說說你的故事,讓這份溫暖傳遞下去。

記得給文章點個「在看」,轉發給關心的人,讓老智慧在新時代繼續生根發芽。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著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 天天要聞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極目新聞記者 張秀娟通訊員 趙夢潔 黃曉彧 林敏「小朋友們,外來入侵物種包括哪些呢?」「在咱們出國旅遊前,需注意哪些問題呢?」4月12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武漢海關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關開放日」活動。15名小學生化身「國門小衛士」,零距離體驗、參與海關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 天天要聞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頂端新聞記者 楊逍 文 時碩 圖如果你嚮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過在其他星球上跳躍?在本次國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動體驗機前,你每次的縱身一躍,都會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員服的小人,來到月球、金星、火星、火衛二、土衛一等星體上,屏幕的上方記錄著你的跳躍高度。在月球,你輕輕一躍就能達到3米高度,輕鬆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 天天要聞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是多重氣象條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氣象監測和專家分析,此次強風具有以下關鍵成因:一、極端天氣系統的疊加效應1.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 天天要聞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據央視網報道,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將進入倒計時。上周,神十九乘組穩步推進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在開展站內環境監測、設備檢查維護等工作同時,積極開展健康維護。神十九乘組利用腦電設備開展了多項實驗的測試工作,地面科研人員將利用獲取的數據探究重力對視覺運動信息...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 天天要聞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模仿人類奔跑、跳躍、空翻,像人一樣說話、思考甚至察言觀色。這不是科幻電影對未來的虛構,而是2025中國機器人產業闊步向前的現實。小時候的你,是不是也曾暢想過:家裡有一個機器人,能買菜、做飯、鋪床、掃地,幫你干農活,還可以照顧家裡老人……時至今日,這些「天馬行空」的想像,正在變成現實。「12點了,您該吃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