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刊文揭秘:博士生戀愛秘籍

2025年06月03日16:13:05 科學 1613

科研攻關與甜蜜戀情,該如何取捨?過來人經驗告訴你:兩者都能擁有!

在最新一期《Nature》報道中,幾位博士生分享了他們的親身經歷——如何在繁重學業中收穫真摯愛情。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在學術「苦修」中邂逅浪漫。

Nature刊文揭秘:博士生戀愛秘籍 - 天天要聞

學術與愛情,不期而遇

2020年,Karen Arellano從墨西哥移居西班牙,開始攻讀認知神經科學博士學位。為了拓展社交圈,她下載了Tinder,但每當聊到研究方向時,對方常常「失聯」。「我想他們被嚇到了。」

她笑著回憶。直到12月,她遇見了Jon D』Emidio——一位來自瑞士的物理學家。當時正值疫情,兩人戴著口罩,在寒風中喝著外帶咖啡聊天,話題從科研談到人生。如今,他們已步入訂婚階段。Karen說:「和同行在一起最大的好處,就是有人真正理解你的壓力。」

博士戀愛的「時間困局」

對於許多博士生來說,實驗、論文、項目申請已經讓人分身乏術。耶魯大學認知科學家Laurie Santos坦言:「連睡覺都像是一種奢侈,哪還有空談戀愛?」紐約婚姻治療師Marisa Cohen也指出,孤獨的研究生活讓社交圈極度受限,想認識新朋友都難。更別說一些人為了避免尷尬,刻意避開實驗室同事。這讓擇偶範圍進一步縮小。

Peter Chiknas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系統生物學碩士生,計劃繼續攻博。他坦言:「我真的沒有多餘精力去維繫感情。」

距離,不是唯一難題

異地也是不少博士情侶必須面對的考驗。分子生物學家Sam Neuffer就曾因不確定畢業後是否搬家而暫停約會。「沒有穩定居所,很難開始一段關係。」他說。

目前,Arellano仍在西班牙完成學業,而D』Emidio已在田納西大學工作。儘管如此,他們仍堅持每天通話或發消息,「否則就像各自過日子」。

此外,與非學術圈的人交往也有挑戰。Neuffer發現,很多人對「科學家」標籤望而卻步,甚至以為他只會聊專業內容。Adams曾和Trenton交往,卻難以理解他的研究內容,也無法接受他太累不想出門的狀態。

愛,也能成為動力

儘管困難重重,但研究表明,穩定的戀愛關係能有效緩解學術壓力,甚至助力職業發展。(論文鏈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2144-017-9724-3)

夏威夷大學生物海洋學家Alexus Cazares通過Tinder結識另一半Michi Nuesser,並於2024年結婚。她說:「這段感情讓我從無止境的工作中抽離出來,找到了生活的平衡點。」

有時候,團隊文化也很關鍵。佛羅里達大學海洋生態學博士Trenton Aguilar所在的團隊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讓他有空間安排私人時間。

他每周至少和同事們聚餐一次,這種氛圍讓他更容易兼顧科研與情感。2021年,他與醫師助理Julia Adams相戀。「我總會留出做『普通人』的時間。」他說。

博士戀愛實戰建議

想要在學術與愛情之間找到平衡?以下是一些實用建議:

  1. 提前規劃,預留時間塊
    博士生可以提前三四周安排空閑時段,把約會當作重要日程優先安排。哪怕每周只有幾小時,也能為感情騰出空間。
  2. 善用社交工具,儘早見面
    Tinder、Hinge、Bumble等平台能幫你接觸不同圈子的人。而且,第一次見面別只聊天氣,要嘗試深入了解彼此。
  3. 看重價值觀,而非硬指標
    研究人員習慣用數據思維分析問題,但別把約會當成面試。金錢、職位、目標城市這些外部條件,不代表真正的契合度。尋找一個同樣熱愛科研、願意理解你的人,才是長久之道。

歡迎您的閱讀,請關注本號,持續為您帶來有用資訊,感謝!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低煙無鹵光纜 - 天天要聞

低煙無鹵光纜

低煙無鹵光纜(Low Smoke Zero Halogen, LSZH Optical Fiber Cable)是一種採用環保材料製造的光纜,其核心優勢在於燃燒時釋放的煙霧極少且不含鹵素(如氯、溴等),從而顯著降低火災風險,保護人員安全和設
從治療神經疾病到增強人類智能 馬斯克腦機介面科幻式藍圖,現實嗎? - 天天要聞

從治療神經疾病到增強人類智能 馬斯克腦機介面科幻式藍圖,現實嗎?

Neuralink腦機介面的目標是實現全腦介面,打造生物大腦與外部機器之間的「高帶寬連接」,甚至讓人類與AI集成。圖片來源:美國紐約城市大學官網埃隆·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在最新一次發布會上展示了其腦機介面(BCI)研究成果和發展願景。此次令人矚目的不僅是他們的現階段成就,還包括其未來3年的科幻式藍圖。人們驚呼BCI...
超千歲荔枝樹再結碩果!迄今有1024歲,是廣州目前樹齡最老的荔枝樹 - 天天要聞

超千歲荔枝樹再結碩果!迄今有1024歲,是廣州目前樹齡最老的荔枝樹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盧佳圳 通訊員 馮冬枚在廣州黃埔玉岩書院,有一棵千年古荔,是廣州目前有記載的樹齡最老的荔枝樹,為一級古樹,據估測迄今有1024歲。7月2日,羊城晚報記者走訪時驚奇發現,雖已經歷千年滄桑,這棵荔枝樹依舊枝繁葉茂,時隔4年再度結滿碩果。據史料記載,這是一棵「宋荔」,從北宋即已存在。明代時,荔樹...
天賜材料起訴永太科技 液體鋰鹽「商業秘密連環案」揭秘 - 天天要聞

天賜材料起訴永太科技 液體鋰鹽「商業秘密連環案」揭秘

財聯社7月2日訊(記者 曾楚楚 王平安)【引子】今日盤後,天賜材料(002709.SZ)公告,就「商業秘密侵權案件」民事起訴永太科技(002326.SZ)等。這是自今年2月初,天賜材料首次公告披露,對浙江研一、永太科技「將另案處理」後,天賜方面就液體鋰鹽「商業秘密」系列案件的再次公開曝光。在兩家百億級上市公司,以及作為鋰業「...
晶圓鍵合工藝及鍵合設備市場情況 - 天天要聞

晶圓鍵合工藝及鍵合設備市場情況

一、晶圓鍵合發展背景在摩爾定律的引導下,集成電路行業一直高速發展,晶體管特徵尺寸己經從90nm向7nm邁進。然而,由於隨著晶體管特徵尺寸已日益接近物理極限,量子效應和短溝道效應越來越嚴重,內部電子自發地通過源極和漏極,導致漏電流增加,進而限
「地下動脈」托舉繁華真如,副中心「最後一塊拼圖」亮相 - 天天要聞

「地下動脈」托舉繁華真如,副中心「最後一塊拼圖」亮相

在近日舉行的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重點板塊宣介會上,「真如翠谷」與「真如之心」兩大優質地塊首次亮相。「真如之心」地塊即銅川路水產市場原址,被譽為真如副中心「最後一塊拼圖」,目前已完成城市設計國際方案徵集。隨著這一核心地塊即將入市,真如副中心H型地下公共車行通道(以下簡稱「H型地下通道」)的全面貫通也將提上...
多面性的雙氧水 - 天天要聞

多面性的雙氧水

‌‎‎‌‎‎‌‎雙氧水,學名過氧化氫(H₂O₂),是一種常見且獨特的化學物質。它在日常生活、工業生產以及科學研究等多個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然而,正如許多化學物質一樣,雙氧水具有著複雜的性質和多面的特性,這些特性既可能帶來巨大的益處,也可能
邁威生物躍過「J曲線」轉折點 - 天天要聞

邁威生物躍過「J曲線」轉折點

邁威生物為爆發中的創新葯BD浪潮,又添了一把火。日前,其宣布兩項BD合作,與齊魯製藥就長效G-CSF產品8MW0511達成的合作(3.8億元首付款+1.2億元里程碑款),是本土商業化的經典雙贏;而與谷歌系抗衰老巨頭Calico圍繞IL-11單抗9MW3811的聯手(2500萬美元首付款+5.71億美元里程碑款),則彰顯全球視野下的價值挖掘能力。兩項...